宁化县翠江河水质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docx

宁化县翠江河水质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宁化县翠江河水质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

?

吴艳香

摘?要:翠江是宁化的母亲河,由东溪、西溪在离县域1.5km处汇合后与安乐溪、各溪汇成九龙溪,属闽江源头之一,是宁化的重要水源,根据我县2011~2015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宁化翠江河水质状况和导致流域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治理翠江河流域水质污染的对策、措施,为改善宁化县翠江流域水质状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翠江流域;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X522?:A???:1006-8937(2016)26-0166-02

1?概?述

宁化县位于东经116°22′至117°2′、北纬25°28′至

26°40′之间,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为闽赣两省交界县之一。全境总面积2407km2。全县设9镇7乡、210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总人口37.66万人。全境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境内河流纵横分注四方,属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主要流域有翠江河、属沙溪支流九龙溪上游,主要支流有东溪、西溪、七里圳溪、石罗坑溪、安乐溪、长潭溪,先后在不同河段汇流出境,境内河长75.1km,流域面积1622.4km2,总落差660m,径流量16.2亿m3。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宁化县翠江河流域水质状况不容乐观。结合宁化县环境监测站近几年水质监测数据,全面了解宁化县翠江河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改善宁化县翠江河流域水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宁化县翠江河流域水质状况

江河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监测结果,见表1。

根据翠江河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监测结果,通过分析,其Ⅰ~Ⅱ类水质比例(通常指水质优质率)由2011年的100%下降至2015年的66.67%。水体感观性变差、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逐年上升,尤其是2015年上半年水质呈明显下降趋势。2015年1月、3月氨氮的监测结果分别为0.625mg/L、0.638mg/L,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为Ⅲ类水体,氨氮的年均值已由2011年的0.133mg/L上升至2015年的0.358mg/L。翠江河水质总体虽保持平稳,但氨氮指标总体呈波动状态,尤其是2015年上半年1、3、5月份氨氮的监测结果分别为0.625mg/L、0.638mg/L、0.375mg/L,其中1、3月份的监测结果均超出Ⅱ类标准,为Ⅲ类水体水质,造成2015年上半年Ⅰ~Ⅱ类水质比例仅为33.3%。

3?水质污染原因分析

3.1?工业企业超标排污

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增多,企业废水偷排、漏排、超标排放时有发生。如金江钨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期间因生产废水超标排放被省环保厅挂牌督办。

3.2?水土流失造成水体污染

宁化是福建省第二大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1%。“十二五”期间政府投入了4.8亿元,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随着城市进程化加快,县里一些重点项目如公路、桥梁、防洪堤、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文明施工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表土进入水体,客观上使氨氮的浓度明显增高。

3.3?非法采砂制砂洗砂导致水体污染

据调查,翠江河沿河两岸现有采砂、洗砂场15处。在2015年1~7月期间,省控肖家断面上游2km处安乐乡三大村境内新建了1处捞砂和洗砂点,该洗砂点的违法作业,造成下游水体混浊、土壤中的富营养成份不断的进入断面水体,最终引起水质中氨氮浓度明显升高。

3.4?城镇生活污水污染

随着城镇化面积扩大,城镇居民增多,据统计,宁化县城镇人口从2011年的87651人口,到2015年202963人,城镇人口比2011年增长132%。城镇人口急速增加,而生活排污设施却不够健全,目前全县所有乡镇都未建设污水处理厂,导致居民污水全部直接排入河中。县城区虽然建了污水处理厂,但因管理不到位、洪灾等原因,导致污水收集管道堵塞、损坏较严重,没有做到雨污分流,污水管网存在跑、冒、滴现象较为严重,污水收集率不高,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效果。

3.5?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农民在农田耕种时超标使用化肥、农药;正逐渐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农业部门提供数据显示,我县化肥、农药使用量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据研究分析占河流富营养问题的25%。

3.6?畜禽养殖污染

根据县农业部门2013~2015年畜禽养殖摸底调查数据显示,2013~2015年生猪年末存栏36.91万头,出栏51.60万头;牛存栏9.83万头,出栏2.7646

文档评论(0)

135****35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