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word
第一章
一、集散系统的主要特性
A.TotalDistributedControlSystem,TDCS,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
B.主要特性: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C.第一个集散控制系统是1975年首先由美国霍尼威尔〔Honeywell〕公司推出TDCS200
集散控制系统产生的原因:
A.模拟仪表难以胜任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B.常规模拟仪表存在难以克制的弊病:1.控制功能过于单一,难以实现复杂控制的功能
C.仪表控制系统应适应工业技术开展的要求
D.计算机集中控制的风险太大
E.系统上下与子系统之间的通信联系要求越来越高〔数据传输速率、数据通信质量〕
二、集散系统的根本结构
A.分散过程控制装置
B.集中操作和管理装置
C.通信系统
三、开放系统的主要特征
以规X化和时间存在的接口标准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与相关的通信系
统
A.可移植性
B.互操作性
C.可适宜性
1/25
word
D.可得到性
四、DCS的开展方向
A.垂直方向向上开展:MES,ERP
B.垂直方向向下开展〔现场级〕:向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开展
C.无线连接
D.网络化〔工业以太网“一网到底〞,管理层—现场控制层〕
E.功能安全
F.标准化〔编程语言的标准化、人际界面、硬件标准〕
国产DCS的未来开展方向
A.国产DCS必须在继续拓展中小型项目市场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进入大型
工程项目
B.国内DCS企业应以DCS技术为核心,向工业自动化综合企业开展
C.要尽快地研究和建议我国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例子:
1.由于现场总线的使用,使得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真正的分散控制
2.距离几款常用的集散控制系统:PCS7、DeltaV和ExperisonPFS等
3.集散系统的主要特点为:A、D
4.Honeywell公司1975年首先推出第一套集散控制系统是TDC-2000
2/25
word
FF、Profibus和ControlNet
3/25
word
第二章
二、集散系统的根本构成:
A.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局部
B.集中操作和管理系统局部
4/25
word
C.通信系统局部
三、集散系统的结构特征
A.递阶控制结构〔多层结构、多级结构和多重结构〕
B.分散控制结构〔垂直型,水平型和复合型〕
C.冗余化结构
四、冗余化结构
优点:系统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
缺点:由于冗余是采用一样的设备提高可靠性,导致本钱增加
集散控制系统的冗余方式:
A.同步运转方式〔紧急停车系统和安全连锁系统〕
让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装置以一样的方式同步运转,输入一样的信号,进展一样的处理,然后
对输出进展比拟,如果输出保持一致如此系统是正常运行的。
B.待机运转方式〔通信系统、多回路控制器〕
采用N台同类设备,采用一台后备设备,平时后备设备处于准备状态,一旦N台设备中某一
台设备发生故障,能启动后备设备使其运转。
C.后退运转方式〔操作站、人机界面〕
正常时,N台设备各自分担各自功能进展运转,当其中一台设备损坏是,其余设备放弃局部
不重要的功能以此来完成损害设备的功能
5/25
word
D.多级操作方式〔手自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