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17):古代的君臣礼仪.docx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17):古代的君臣礼仪.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的君臣礼仪

君臣礼仪主要有:朝会、朝议,颁诏、接招,上奏章、批奏章等方面的礼仪。

朝会、朝议礼仪

在朝廷上,臣见君称朝,君见臣称会,君臣相见称朝会。朝会有大朝、常朝两种。

大朝,国君大会文武百官,是十分庄重的典礼,于元日、冬至或大庆之日举行。在大朝会上,国君接受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以及诸蕃使节的拜贺,各郡进京报告郡政和财经情况的官吏向国君进献礼物。杨巨源《元日观朝》:“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描写了唐朝元日大朝会的盛况。

常朝,国君于平时召见文武官员,分为朔望朝和日朝两种:朔望朝,在农历初一、十五举行,属礼节性朝会;日朝,才是国君真正处理政务的朝会。日朝分为早朝和午朝两种。明朝的早朝允许四方奏事;而午朝仅允许通政司(掌管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的部门)、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的官员)、守卫官、各衙门有军情重事上奏,所以午朝多商量军政大事。清朝皇帝则主要举行早朝来处理政务。

国君召集大臣讨论军政要务,大臣发表意见,由国君决断,这种制度叫做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两种:国君有事在朝会上提出议论,谓之廷议;召集一定范围的官员商量,谓之集议。朝议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氏族会议发展而来的。秦始皇虽然以极权专制著称,但朝议制度并未废弃。秦统一天下后,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封禅、焚书等重大问题,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皇帝决断。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专门指定一些官员组成集议班子,议论政务,遇到特别重大的事件才拿上朝会,使朝议的权力更集中。

除了朝议时君臣相见之外,国君还会在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此称为燕见。

颁诏、接诏礼仪

诏书,是国君颁发的命令。秦改命为制,改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诏书种类很多,有即位诏、改元诏、加冠诏、巡幸诏、封禅诏、罪己诏等。

颁诏。以明朝洪武年间的颁诏礼仪为例。在奉天殿设御座,承天门设宣读案。颁诏日早晨,校尉擎着云盘,站在殿内帘前,百官立于承天门外,公侯立于午门外;皇帝升殿;礼部官员捧着诏书来到案前,将诏书置于云盘;校尉举着云盘,由殿东门出去;门外大乐齐奏,校尉由奉天门到金水桥南的午门外,由公侯前导,迎至承天门;礼官鸣赞,官员各就其位,乐声再起,全体四拜,乐止;宣读官和展读官升案,众官齐跪;礼部官捧诏书交给宣读官,宣读完毕,交礼部官放入云盘;众官俯伏行礼,平身,四拜,乐止;百官舞蹈,山呼万岁,又四拜;礼毕,皇帝离殿,礼部官把诏书捧着交给使者,百官乃告退。

接诏。洪武年间,对接诏也有规定。凡派使者到地方上开读的诏书,接诏部门要备好龙亭、仪仗、鼓乐,出郭迎接。送诏书的使者下马,奉诏书放在龙亭中,向南而立,接诏官员行五拜礼;然后,众官员及乐队为前导,使者上马随龙亭后,一起来到地方官署;众官先进门,在大厅排立好,等候龙亭进门;龙亭一到,行四拜礼;使者进屋,把诏书交给展读官,展读官跪着接过,走到开读案前宣读诏书;读罢,将诏书奉还朝使,仍放入龙亭;众官四拜,舞蹈山呼,又行四拜礼;礼毕,接诏官员走到龙亭前,跪问“皇躬万福”,朝廷使者鞠躬答“圣躬万福”;众官退散,换下朝服,穿官服出来会见和招待使者,见面时,朝廷使者和接诏官员行两拜礼。

上奏章、批奏章礼仪

奏章,是大臣向国君进言陈事的文书,包括表、笺、疏、书等。如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论积贮疏》、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等。

上奏章。唐朝设三省六部,大臣的奏章先交尚书省官员阅览,然后转门下省审议,最后由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唐朝中期以后,地方各道、州及藩镇在京师都有进奏院,向朝廷报告情况,传达朝廷诏令。宋朝以后,进奏官员由中央委任。元朝废除进奏院。明朝由内阁和掌印太监共同阅览转呈奏章。清朝军机处建立后,由军机大臣处理。

批奏章。明朝初期,皇帝都亲自批阅;后改为先送内阁拟处理意见,再由皇帝审定,称批红。批红后的奏章发到掌管谏言、监察的部门,检查无误,即发送有关机构办理。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皇帝往往将批红工作交给宦官代行。清朝雍正皇帝批奏章很认真,留下不少睿智幽默的奏批;康熙皇帝的许多朱批写着“知道了”,过于简单。

君臣之礼的演变

先秦时期,有君主礼敬大臣的礼仪。据《周礼》,举行朝议时,周王先向臣下行揖礼,臣下后会揖礼。《战国策·秦策》记载,秦昭王向范雎求教,“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秦昭王对范雎待以跪拜之礼。

秦朝建立专制政权以后,君主卑己尊臣的礼仪被取消。在汉朝,三公进见皇帝,皇帝以起立作为迎接礼;还有皇帝与三公坐而论道之礼。皇帝召见个别大臣亦如此,《汉书·贾谊传》记载,汉文帝召贾谊在宣室谈论,文帝听得着迷,不知不觉以膝行挪动靠近贾谊所坐之席。这种君臣共坐议政的礼仪,延续到唐、五代。?

宋朝以后,君臣之间的等级差距愈来愈大。君坐臣立,由宋太祖开始。《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