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第1页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

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

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

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

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

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

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

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

“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

“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

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

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

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

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

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

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

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

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第1页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第2页

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

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

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

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

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

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

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

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

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

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

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

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

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

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

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

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

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

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

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

文档评论(0)

176****90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