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df

+第5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

第5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

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置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朝代制度途径标准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袭(世卿世禄)血缘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举荐与军功爵制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才能、军功

“以法为教”国君、贵族

秦“以吏为师”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明习法律

两汉察举制地方推荐取士品德、才能等地方官

魏晋九品中正制中正定品,吏部授官家世中正官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才朝廷

察举制(选必一P30)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1

,选官标准: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主要有“"”等。

孝廉、"茂才

选官方式: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符合标准的人才推举(荐)给

上级或中央,由中央任命或提拔。

类别:分为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

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作用: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一汉末民谣

据材料指出察举制的弊端井分析导致产生这一弊端的原因。

弊端: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原因:以官举士,推荐权掌握在豪强大族手中。

九品中正制(选必一P30)

(1)含义:由品评官(中正官)评定人才优劣,由吏部授官的制度。

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

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

由吏部授官。一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察举制后期弊端重重,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社会动荡,人员流动杂

(2)背景:

乱,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

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在地方的选人权沦丧。

(3)标准:

演变:选拔标准:家世、道德、才能井重--家世选拔权力:中央掌握--世家大族控制;

(4)评价:

积极影响:实施初,选拔了人才;将评议权(选官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

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以家世(门第)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逐渐成

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不利千社会阶层的流动(阶层固化)。

(二)科举制的建立与发展(选必一P31)

1、隋唐科举制发展历程唐玄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7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一线教育教研15年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