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浅析农村的文化贫困
[摘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特殊的意识形态,即贫困文化。这种意识形态反过来又阻碍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的贫困问题的现状,阐述一下导致贫困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贫困农村贫困文化贫困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在“三农”问题中,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尤为关键。自1978年到2000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三个历史性阶段,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政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使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大面积减少,但是,多年来我们反贫困的路径却只注意到物质上的扶贫,即送衣、送被、送粮,这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非治理贫困的根本。而后来的“造血”开发,即向贫困地区大量注入开发资金,上项目,办企业,但由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信息不灵,市场观念不强等原因,结果往往是,新项目年年有,上马时轰轰烈烈,经营时冷冷清清,效益上惨惨淡淡,导致大量的扶贫开发资金沉淀流失,“造血”机制终难以形成。从总体上看,我国扶贫资金的效益并不尽人意。每年扶贫资金的成倍增长并没有带来扶贫效果的成倍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迟缓。
一、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
1、农村结构性贫困治理成效显著,贫困人数大幅下降。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政府的大规模反贫困计划也是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经过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三个阶段的扶贫计划实施,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贫困人口下降了一半。
2、农村贫困治理经过了较容易成功的阶段,一般经济增长的缓贫效应在减弱。客观地说,中国过去20多年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相比较而言,过去走过的是一段较为容易成功的路,一般经济增长的缓贫效应在减弱。首先,现有体制造成的部门和地区间的壁垒不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自由进入发达地区和正规经济部门;其次,穷人无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资源不能满足现代经济部门的需要;第三,劳动力转移需要成本,而且较高的机会成本的存在,也常常阻断农村贫困人口在地区和产业间的转移。
3、当前农村贫困人口正面临走向文化性贫困的危险。中国的贫困问题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社会结构特征,表现为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二是地理区域特征,表现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分布在若干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三是民族阶层群体特征,表现为贫困人口往往是那些社区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如文盲和半文盲等。
二、贫困文化的理论回顾
贫困文化(CultureofPoverty)的概念最早由奥斯卡·刘易斯提出,“简言之,它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持久不变的、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贫困文化对它的成员有独特的形态和明显的社会心理影响。”它表达“在既定的历史和社会的脉络中,穷人所共享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也表达着“在阶层化、高度个人化的社会里,穷人对其边缘地位的适应或反应。”刘易斯把美国社会中一小部分最穷者的思想习惯视为贫困文化,并从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四个层次上对贫困文化作了说明。
其后,D·P·莫伊尼汉提出贫困和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模式:(1)生活于贫困境况中的人们,由于从小就受到贫困文化的熏陶,他们缺少向上流动的动力,环境也难以使他们有较高的成就动机。(2)低成就动机导致低社会流动,受教育的机会少,层次较低,这使得他们在就业上的竞争力薄弱。(3)低教育水平,较弱的竞争力,自然导致他们只能进入低收入职业,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4)低收入的职业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更为贫困。莫伊尼汉认为,以上四个方面会
黄色文化与假冒伪劣商品的交流平台,而一般的研究中,无视农村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严重缺失的现状与社会政策的作用,简单的把责任归结为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文化识别与选择能力差。
4、低俗文化与迷信文化——农民文化贫困的选择困惑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文化的阵地不为高尚所占领,便会被低俗所侵占,农村文化近年来的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而很多人却简单地把此归结为市场经济的世俗化必然过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