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xVIP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

《〈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圣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就是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对话的辑录。在中国古代,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多用口语,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不讲求篇章、段落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作为一种文体,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

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jǔ)罔(wǎng)殆(dài)

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堪(kān)

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y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全文翻译

全文翻译

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①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②说:同“悦”,愉快。

③愠:生气,恼怒。④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段解】主要谈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为人态度。

1.第一章的这三句话分别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方法。“学”是认知的过程,“习”是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应该把“学”和“习”统一起来。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态度。朋友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以互相学习、探讨问题、共同提高。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畴。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有修养,这才是君子之风。

2.你是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学”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3.孔子在第一章中讲了人生的三大乐事,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人生态度?能看出孔子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①吾:人称代词,我。②日:每天。④省,自我检查,反省。

③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⑤为人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大白艺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