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docVIP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3页共NUMPAGES5页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课题3走向“大一统”——秦汉时期的社会治理与文化发展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背景——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1)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2)表现: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2.秦朝统一

(1)条件:一些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

(2)经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知识点二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1.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之下有诸卿。中央机构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3.地方官制:郡县制

(1)郡守:承受中央命令,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2)县令:是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知识点三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

基础

1.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2.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

知识点四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演变

1.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外朝”,即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的权力。,

[易误辨析]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

(1)从目的看,春秋时期是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而战国时期是实现天下统一。

(2)从性质看: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制大国的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前期是封建兼并战争,后期是封建统一战争。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知识拓展]

官僚政治

(1)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

(2)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

(3)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制度。

2.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每州设刺史一名,监察地方;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选官制度:察举制

(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标准:德、行。

(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4.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5.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知识点五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1.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政治:重用儒生。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2)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3)教育: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知识延伸]

汉承秦制

(1)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变化

“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2)“汉承秦制”的影响

①“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统治的建立和巩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专政。

②“汉承秦制”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