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xVIP

肿瘤患者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肿瘤患者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

?

?

?

?

?

?

?

???

?

?

?

?

?

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为实施防护提供依据。方法观察记录156例PICC置管患者导管移位的相关因素及导管移位的情况,分析导管移位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本组PICC导管发生移位者28例(17.9%),其中外移20例(71.4%,外移1-3cm者15例、3-5cm者3例、>5cm者2例)。体内回缩8例(28.6%,回缩1-2cm者6例、回缩2-4cm者2例)。结论PICC导管发生移位的主要原因有导管固定不牢、护士操作不规范、皮肤过敏、瘘道形成、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须掌握正确管道维护方法,防止管道移位,方可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PICC导管;肿瘤;导管移位;原因分析;护理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实施化疗的主要途径。若选择外周静脉输液化疗,患者极易出现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等严重并发症。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给药途径,可避免反复使用外周静脉化疗导致血管损害,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PICC固定不牢固,容易导致导管发生移位[2]。本文对28例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56例带有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52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53.5岁;疾病构成:鼻咽癌119人,乳腺癌12人,肺癌9人,宫颈癌10人,其它恶性肿瘤6人。文化程度:文盲11例、初中以下55例、高中以上90例;生活自理情况:完全自理118例、部分自理22例、不能自理16例。

1.2材料与方法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由具有PICC置管资格的护士完成此操作。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三向瓣膜式单腔导管。置管部位为贵要静脉116例、肘正中静脉30例、头静脉10例。

1.3置管方法(全部采取盲穿法)操作流程:洗手、戴口罩,查对患者床号姓名。选择合适的静脉,测量置管长度:患者平卧、术侧手臂外展90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肘窝上10cm处测量)。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消毒穿刺点,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厘米,两侧至臂缘。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预冲导管后,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度,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立即降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进入静脉内,松开止血带,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减少血液流出,取出穿刺针。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将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退出导入鞘,清洁导管上的血渍,保留体外导管5-7cm,用无菌直剪与导管保持直角剪短导管,安装减压套筒和连接器,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确定回血后进行冲管和封管,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将体外导管放置呈C状或U状弯曲,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覆盖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在衬纸上标明穿刺的日期PICC操作与维护指南。

1.4观察方法由2名责任护士负责观察记录导管移位的相关因素及导管移位的情况,内容包括:①贴膜有无松动、潮湿、卷边;②针眼有无红肿、渗液渗血;③贴膜部位皮肤有无皮疹、过敏现象;④导管外露长度;⑤病人置管侧肢体的活动情况;⑥护士的导管维护过程中等。

2结果

观察156例患者的PICC导管发生移位共28例(17.9%),其中外移20例(71.4%,外移1-3cm者15例、3-5cm者3例、>5cm者2例)。体内回缩8例(28.6%,回缩1-2cm者6例、回缩2-4cm者2例)。导管移位的相关因素见表1。

表1156例PICC导管发生移位的主要因素

相关因素

发生例次(n)

发生率(%)

贴膜松动、卷边

9

5.7

贴膜潮湿

5

3.2

针眼渗液、渗血

10

6.4

针眼红肿

4

2.6

护士操作不规范

5

3.2

皮肤红疹、瘙痒

6

3.8

肢体活动过度

4

2.6

3讨论

3.1导管移位的原因分析

3.1.1导管固定不牢局部皮肤碘伏未干即贴无菌贴膜,或患者沐浴后及出汗较多,导致固

文档评论(0)

131****8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