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措施分析.docxVIP

智慧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措施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智慧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措施分析

?

??

?

?

?

?

?

?

?

???

?

?

?

?

?

摘要:智慧水利是指利用全新的信息技术改变企业、政府之间的交流方式,提升交流的灵活性和速度,改变传统的水利建设施工方式,提升水利建设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技术性,它能有效监测各种水情信息,彻底改变现今传统的水利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但现阶段我国智慧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建设进度缓慢、建设不科学等,严重影响我国智慧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鉴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智慧水利的特征,又探究了我国智慧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智慧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思考,以期能为我国智慧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智慧水利;建设现状;发展措施

1智慧水利的特征

1.1全面感知

利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通过这些设备,将水循环过程中的各种水情信息快速获取并进行分析,便于快速采取应对措施和进行长期的规划。

1.2可靠传递

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宽带通信网络工程,将个人设备、组织和政府系统中收集和存储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从而更好地对水利管理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全方位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使得多种工作可以通过多方协作得以远程完成,从而彻底改变目前水利管理的运作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

2智慧水利的建设现状

虽然近年来水利部积极推进行业智慧建设,部分智慧水利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现阶段我国智慧水利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智慧水利的建设情况还与智慧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1透彻感知不够

目前,各类水利设施的监测远未做到全面感知。水库安全监测方面,仅有73%的大型水库建立了工程安全监测设施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多数中型水库和几乎所有小型水库都没有安全监测设施,大部分小型水库甚至没有水情监测报汛设备。同时,感知技术手段也存在较大差距,自动化水平不高。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智慧水利建设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

2.2全面互联差距大

第一,网络覆盖面小。目前我国还有13%的区县级水利部门未连接到水利业务网,仅有6个省区水利业务网通达到乡镇级水利单位,导致水利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三级部署(水利部、流域机构、省级)、五级应用(水利部、流域机构、省级、市级、县级)”;第二,网络通道窄,连接水利部到省级水利部门的骨干网带宽仅为8Mbit/s,由于带宽限制,导致许多宝贵的数据无法及时传输;第三,基础设施支撑不足,主要体现在机房总体规模小而分散,计算存储能力不足,基础支撑软硬件薄弱。同时还存在水利部内部专业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足,外部与环境、交通、国土等部门的相关数据还不能做到部门间共享等问题。

3智慧水利建设的发展措施

3.1全面提升感知能力

首先,建设河流湖泊全面监测网格。在现有水文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全面监测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湖泊,力争覆盖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湖泊,全面提升防汛抗旱预警预报水平和江河湖泊日常监管能力;其次,建立水资源管理全面感知网络。在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等项目的基础上,对重要水源地、规模以上取用水户、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行政区界河流断面进行水量、水质监测;再次,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测感知网。对水库、重要堤防、重要闸坝(节制闸)、规模以上泵站、大中型灌区、引调水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感知。最后,建设水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对建有水利工程的江河生态流量、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等进行生态监测;同时,加强感知能力建设。在已有的地面监测站网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和手段,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提高感知能力和技术水平。

3.2全面加强互联互通

从目前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看,网络覆盖范围和支撑能力与智慧水利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应加大建设力度,弥补网络能力的不足。一方面是扩大互联范围,不仅要实现所有河流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感知对象的联通,还要实现水利部、流域机构、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水利企事业单位的互联互通,并力争做到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扩大互联网络通道,按照能把视频在内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各级主管部门和管理运行单位的目标要求进行网络通道建设,并预留适度的通道带宽,为水利业务拓展预留必要的空间。

3.3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

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建设中的普遍现象,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应作为智慧水利建设重点解决的问题。实现水利部门不同专业的信息共享,涵盖防汛抗旱、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河湖保护、城乡供水、农业灌溉、水土保持等各类业务,包括文字、图表、音视频、影像等各类数据。实现各级水利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构建水利部、流域、省三级数据存储中心、各级水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0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