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的规律性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docx

2.2运动的规律性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运动的规律性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必备学问:

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明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把握规律的含义及特点,理解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及如何在敬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会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

关键力量:

通过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探究,增加抽象思维力量,把握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法。

能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核心素养:

培育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坚决唯物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提高政治认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决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并把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在实践中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三、课前预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预习材料:教材相关内容、相关案例材料

四、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名言或现象,如“风有信,花不候,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来引出自然界中的运动与规律性。

提问同学:你们认为什么是运动?什么是规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新课讲授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解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明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举例说明,如行星的运动、生物的进化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解释规律的含义及特点,明确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举例说明,如自然界中的万有引力定律、生物界的遗传规律等。

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释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目的性、方案性、制造性等。

举例说明,如人类通过科学争辩发觉自然规律并用于生产实践等。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释在敬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举例说明,如“南水北调”工程、“精准扶贫”政策等。

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解释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

举例说明,如党的方针政策如何依据国情、民意和时代变化而制定和调整等。

案例分析

选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争辩,如“气候变化与环境爱护”、“科技创新与经济进展”等。

引导同学运用所学学问分析案例中的运动与规律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等问题。

五、主干学问讲解

运动的规律性

1.规律是客观的

⑴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联系,但并非全部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联系才是规律。

②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上表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

③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共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造、转变和毁灭;规章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或废除

⑤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⑥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乐观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

⑦对规律的生疏和利用,并不意味着转变或制造规律。

⑧“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往低处流”等是体现规律的现象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毁灭。

b.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进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敬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依据客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总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

⑴人能够能动的生疏世界(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世界、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的生疏世界):

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制造性(也是能动的生疏世界的缘由)

【特殊提示】侧重点法区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制造性

目的性 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

自觉选择性 强调生疏对象的选择

主动制造性 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将来)

②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生疏之物,没有不行生疏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