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第1页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
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研究,本次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小学中段和
高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发现:女生阅读能力均值高于男生,三年级
音形对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小学中段和高段学生共情的考察发
现:女生的共情关注维度优于男生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五年级想象
力优于三年级且存在显著年级差异。(3)小学中段和高段学生共情和
阅读能力相关性考察发现:三年级观点采择、想象力与音形对应、字
词理解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共情关注与推论理解存在正相关关系;五
年级想象力与字词理解、句意理解、评论性理解存在正相关关系;三
年级共情关注与记叙文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4)小学中段和高段学
生共情和阅读能力回归关系的考察发现:三年级观点采择、想象力对
音形对应、字词理解分别存在极其显著的预测性,共情关注对推论理
解存在预测性;五年级想象力对字词理解、句意理解、评论性理解均
存在极其显著的预测性;三年级共情关注对记叙文得分存在预测性。
第一章绪论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第1页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第2页
第一节问题提出
阅读,是学习者和文本、作者相互交流的个性化的行为,是间接
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途经。
首先,提高阅读能力是现实的需要。
当今社会,日渐增强的全球化趋势,加上快速更迭的现代科学技
术,导致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一副天翻地覆
的变化,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2015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报告指出,相对于卓越的数学
和科学成绩来说,不尽如人意的阅读表现显得有些令人难堪。要知道
互联网浪潮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网络碎片化而产生的浅阅读
正让我们的孩子们慢慢丧失情感的发现力和感受力,进而难以感受经
典文学作品的魅力(陶佳佳,2018)。这些都是造成阅读能力下降的原
因。阅读能力的研究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有老师都在
探求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式。同时,笔者在教育教
学实践中发现,小学阅读成绩好的孩子,不仅仅在语文学习方面占有
优势,在课外阅读方面,有更广阔的知识面和更强烈的阅读兴趣;在
别的课程学习中,也一般处于中上游;在同伴交往和待人处事方面更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第2页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第3页
加成熟、受人欢迎。
其次,共情引入阅读教学是新的研究方向。
笔者经过文献研究发现,国际上对共情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
研究者常使用“共情”一词指代共情的不同维度并采用不同的专业术
语描述相似的共情维度(ZakieJ,OchsnerKN,2012)。对于共情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定义和量表的编制,然而没有统一的定义也阻碍了共情研
究的深入和整合。
第二节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为共情和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做了
补充。同时,本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实践意义:
(1)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的革新。研究结果帮助教师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第3页
教育论文:小学中高段学生共情与语文阅读能力的关系教育研究--第4页
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标所表达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深化“以学定教”的思
想,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