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
?
?
?
?
?
?
?
???
?
?
?
?
?
摘要:我国人增地减的现实和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尖锐的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小麦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是良种、良法配套,形成一套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保证小麦的丰产、高产、高效。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种植;栽培技术;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引言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人们对其的需求较多,要想提升小麦的高产量栽培以及病虫害的科学防治需要加强对上述防治技术以及培育措施的重视,在田间采用有效措施实现对小麦的科学管理,不仅会在后期增加经济上的收益,还可以助力于国家的农业发展。
1、小麦种植的概述
1.1农艺性状
农麦1号为半冬性中早熟品种,成熟期较对照淮麦20略早。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大,叶色深绿。冬前分蘖力能力较强,冬季抗寒性较强,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级分化快,抽穗较早,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株高较矮,平均株高在75cm左右,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灌浆较快,成熟期熟相好。穗纺锤形较大,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卵圆形,半硬质-硬质,容重高,商品性好。农麦1号穗粒结构三因素协调,具备丰产潜力,多年多点示范种植平均结果:有效穗数664.5万/hm2,每穗35.8粒,千粒质量41.6g。
1.2品质
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年区试测定平均结果:容重802g/L,粗蛋白含量14.5%,湿面筋含量29.8%,稳定时间18.3min,硬度指数47.0。主要品质指标达优质中强筋标准。
1.3抗病性
抗病性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2012—2013/2013—2014年接种鉴定:赤霉病(S/S)。
2、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晚播麦高产栽培技术
针对适播期以后播种的小麦,采取增加播种量、浸种催芽播种、改进肥料运筹技术等配套措施,实现晚播麦高产目标。在基本苗设置上,半冬性品种10月25日后、春性品种11月5日后,播种每推迟1d可增加基本苗0.5万苗左右。栽培思路上采取偏晚播的小麦以主茎成穗为主,分蘖成穗为辅或两者并重的模式,晚播小麦,以主茎成穗为主,减少肥料总氮量,施足基肥,合理穗肥施肥,以足穗增产量。
2.2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土壤深耕细耙,深耕25cm以上,耕深耙透且不漏耕,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采用精播耧播种,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每667m2施有机肥500kg、磷酸二铵75kg、钾肥15kg、尿素15kg,或施含量N、P、K各15%的复合肥50~70kg作底肥,耕地前施入深翻。
2.3冬前管理
越冬期对墒情不足的麦田进行冬灌,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确保安全越冬。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夜冻日消进行。对于因气候或其他原因苗情较弱,单株和群体发育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麦田,可在浇越冬水时每667m2追尿素5~10kg。防治燕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每667m2用6.9%骠马乳油60~70mL兑水30~45kg,进行叶面喷施;防治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g,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mL,兑水30~45kg进行均匀喷雾。
2.4春季管理
拔节到孕穗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应根据苗情、土壤墒情、天气、群体的大小等情况适时浇水和追肥。与浇水相结合每667m2追施尿素5kg可有效地减少小花的退化,增加穗粒数。应在返青至拔节前期喷药1~2次防治纹枯病,药剂可用粉锈宁50g或者选用20%三唑酮100mL或12.5%禾果利15g兑水40kg/667m2,对准茎基部喷雾,防效较好。
2.5及时收获
最适宜的收获时期是蜡熟末期。蜡熟末期植株开始变黄,茎秆仍有弹性,籽粒黄色、稍硬为最佳收获时期,根据天气适时收获,才能确保籽粒的商品性和丰产丰收。
3、优质小麦高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3.1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防治在扬花初期防控效果最好,扬花盛期次之,用药过早或过迟,防效明显下降,并且以扬花初期、间隔5d用药2次的防治效果较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中的15%氯啶·戊唑醇悬浮剂、三唑类的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其他类中的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的防控效果。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将破口期、初花期作为防治重点,无论晴雨,一般间隔5d,连阴雨天可在下雨间隔施药,盛花期再喷施1次。在小麦破口期,可采用25%劲护(氰烯菌酯)悬浮剂900~1200g/hm2,与375~450kg/hm2水充分拌和均匀后喷雾防治。在小麦初花期,综合采用25%劲护(氰烯菌酯)悬浮剂1200~1500g/hm2或是48%氰烯·戊唑醇悬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