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壮族集中聚居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研究
?
?
纪明钟敏
【摘要】作为少数民族人口集聚、地理沿边、革命老区的典型,壮族聚居区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对民族团结、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空间均衡模型,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4大关键性问题,而后基于2015~2016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数据,从基础条件与驱动因素两方面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壮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城市化与乡村振兴进程均有待加强;(2)相邻乡镇间乡村振兴进程具有竞争性,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对资源也存在明显竞争关系,各乡镇专一性的产业选择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进一步的,明确提出壮族聚居区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的五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壮族聚居区;乡村振兴;路径
【作者】纪明,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西南宁,530006。钟敏,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32。
F127.8?A?1004-454X(2021)03-0162-0010
引言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与贵州部分地区,集中聚居于广西西北部40个县域,其聚居地具有革命老区、民族自治和地理沿边的特点,是典型的民族沿边地区。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我国“三农问题”,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战略指引,其中民族沿边地区则是工作的重点加难点。加之2020年新冠疫情之际,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为防疫、抗疫提供了到位的“缓冲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能有效提升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韧性,是保障中国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所以如何准确把握壮族聚居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路径,对提高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实施效率、提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参考借鉴、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虽然是中国特色概念,但究其历史是“三农问题”,究其根本是农村发展建设问题。世界各国,如德国、日本、韩國、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乡村建设,虽然建设方式与侧重点不同,但均以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可持续发展[1][2][3]等作为主要政策目标。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乡村建设百年以来一直处于摸索之中,主要经历了四大阶段[4],历经从革命到建设、从“都市建设”到“乡村建设”两大历史性转折[5]。自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概念,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赋予了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20字的丰富内涵。乡村振兴战略的靶向是乡村、关键是振兴、核心是战略[6],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相比,政策主体未发生变化,但含义更加丰富,要求也进行了拔高[7][8],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也是如此。但因为历史、地理、社会等原因,民族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实施重点有所差异。民族地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重点与难点,应把握其特殊性,重点关注并加快推进[9][10],实践中仍应注重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以人为主体[11],把握多样性、主体性与文化性的特征[12]。如沈权平等(2019)[13]以朝鲜族聚居区为例,研究发现东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注意乡村人口流失等5大关键问题;徐俊六(2019)[14]从民族地区地处边陲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出发,研究提出此类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国家大力支持与地区自力更生,并提出相关具体实践路径;安治民等(2019)[15]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等5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黔东南州的乡村振兴内生路径需要借助民族地区特色优势。此外,特色村寨的发展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16][17]。
现有研究从各学科、各角度较全面地阐述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涵以及实施路径,但总体上仍存在几点不足。1.研究成果多为理论探讨,少有数据实证。2.研究数据范围多为县市及以上,少有以乡镇数据为研究对象。3.研究文献多将研究地区作为独立对象进行考虑,未考虑地区间的相互作用。乡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可能通过要素流动等原因对相邻地区产生影响,单考虑乡镇各自乡村振兴路径实施,不利于整体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利益最大化。综上所述,现有研究虽然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局面,但内容主要涉及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不足,方法单一,数据范围不贴切,且未考虑区域间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民族地区城乡发展空间均衡模型为基础,基于2015~2016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数据,从基础条件与驱动因素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