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五保老人的社会救助.docVIP

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五保老人的社会救助.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PAGE4页共NUMPAGES18页

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五保老人的社会救助

在调查的过程中,XX村村委会和敬老院被访对象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特致谢意。

——以徐州市XX村为个案

XX学院XX专业XX

[摘要]:农村五保老人是农村困难群体中最无助、最缺乏生存能力、最弱势的群体。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徐州市XX村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在衣、食、住尤其是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五保老人心理需求的问题。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进行介入,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关键词]: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救助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工作介入

一、概念界定、理论视角及研究现状

农村五保工作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保障老、弱、孤、残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对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五保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随着新农村建设口号的提出,研究农村五保老人的救助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将对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五保户概念的界定比较统一,基本上是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内容来界定的。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才有资格成为五保对象,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本文所研究的社会救助主要指的是五保供养。国家对五保户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所谓五保供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二)理论视角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动机基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空气、水、食物、住宿、睡眠等),安全与保障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以及他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较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生物性的需求)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1]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133页。

(三)研究现状

国内对五保老人的救助状况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从五保制度运行的经济环境出发

洪大用等经过调查认为,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看,问题依然很多,主要表现为“五保对象应保尽保难,五保供养标准落实难,全面落实五保内容难,实施敬老院集中供养难,地区供养负担不均”;他认为“农村集体的消解和五保供养制度调整滞后是问题的症结”。[2]

[2]洪大用等,《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49页。

2、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

杨团等受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委托对江西省九江市和南昌市进行的调查指出“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是五保供养人口的主体,税费改革后他们成为基本生活权益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主要问题在于分散供养标准低,经费难以足额到位”;他认为五保工作面临困境的原因是“五保融资层级太低,五保供养责任主要以村级组织承担,主体过小”。[3]

[3]杨团,张时飞,《当前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困境与出路》,《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217—223页。

3、从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政策分析的角度出发

贡森等通过对山东省部分乡镇的调查指出“已保者只占全体五保对象的四成左右,实际供养内容比制度规定要少,集中供养人数急剧减少,五保信息和档案管理混乱,执行与法律条规存在很大落差”;他认为“尽管一些执行因素不利于法规的贯彻,包括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高、有关部门执法检查力度不到位和基层案例9

84

文盲

入住敬老院的五保户

行动不便,常常独自呆在房中。

案例10

79

文盲

入住敬老院的五保户

有高血压,平时和敬老院的其他老人聊聊天。

三、研究发现:被访对象的需要与实际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五保老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根据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五保老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保老人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怀

案例5:“俺就一个人住,死了也没有人知道。过年的时候看到别人家里热热闹闹的,自己一个人,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心里就不好受。”

案例6:“平时俺帮着做饭,打打下手。年纪大了话

文档评论(0)

139****94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