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1讲 探索认识的奥秘(讲义)(原卷版).doc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1讲 探索认识的奥秘(讲义)(原卷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讲探索认识的奥秘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1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2

考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知识点1认识与实践 2

知识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

考向1认识与实践 3

考向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

考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7

知识点1真理的含义及属性 7

知识点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7

考向1真理的含义及属性 8

考向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9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0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023

选择题:天津卷、江苏卷、广东卷、浙江卷、北京卷、辽宁卷、湖南卷

本讲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借助劳动教育等考查实践的含义、作用、形式、特点等。通过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两山”理论的不断完善等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借助具体事例,科研成果、传统文化、名言警句考查真理的特征及追求真理的过程。

2022

选择题:全国卷、北京卷、山东卷、浙江卷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023

选择题:全国卷、河北卷、海南卷、广东卷、山东卷、湖北卷

2022

选择题:全国卷、湖北卷、

主观题:天津卷

复习目标: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考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知识点1认识与实践

(1)认识

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二者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

①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主观能动性

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特别提醒: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认识不能脱离实践,要回归到实践中去,服务实践。

考向1认识与实践

1.(2023·天津·高考真题)近年来,用竹子代替塑料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可竹子具有生长快、强度高、可塑性佳、可迅速无害化降解等特点;我国竹子种类丰富,种植业发达。“以竹代塑”理念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A.属于感性认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B.基于竹子自身优良属性,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C.具有客观物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竹产业发展

D.立足已有经验,有利于推动“减塑”实践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