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备课中教学目标的设计.docx

信息技术备课中教学目标的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信息技术备课中教学目标的设计

?

?

董金楠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指导教学评价。

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们经常反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怎么总是讲不完课呢?”“为什么总是达不到效果呢?”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不难从教学目标设计中找到答案。只有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学校有目的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其重要性有如目的地之于走路,靶心之于射箭。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设计普遍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是:

1.教案或者课件上、学案上均呈现教学目标,但很多是复制粘贴而来,没有教师的深入研究,形同虚设,只是呈现出来了,没有与教学活动设计相联系,使整个课堂的教学与目标脱离。

2.部分教学目标本身从内容到表述不准确、不具体,没有可操作可评价性,导致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部分教学目标设定的过多,重点不突出。过多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不利于突出重难点不利教学评价,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教学目标不重视、不准确、不明确、不突出,教和学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正是因此,也就难免出现“达不到教学效果”“怎么总是讲不完课”的现象。要解决以上普遍问题,“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达到三个具体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明确的教学方向

1.要依据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能低于或高于标准的总体要求。

2.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尤其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

3.要结合学生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性——可评价、可操作

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性,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例如:某位老师《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节中教学目标的表述为:“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特征”。这就是一个含糊不清的说法,究其原因就是行为动词的不准确。“初步了解”这样的行为动词,不能给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以具体的指导。行为动词如不准确,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就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将四类行为动词逐一细化为更为易于操作、可评价的表述方式。例如:“了解”类行为动词:如说出、写出、辨认、选出、举例、复述、描述和识别;“理解”类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阐述、归纳、概述、概括、判断、整理;运用类行为动词:如分析、比较、探讨、讨论、质疑、总结、评价。学生感悟力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行为动词:如经历、感受、参加、尝试、交流、合作、分享、体验、认同、接受、同意、反对、称赞、关注、尊重、克服、拥护等。使教学目标的表述更加具体、可操作、可评价。现在,我们将其修改为:“学生通过搜集材料并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在这个修改后的教学目标中即明确了操作方法“通过搜集材料并结合生活”,又明确了评价方法“举例说明”这样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而教学目标可评价、可操作性的落实,需要做好两个一致。一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与教学目标一致,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活动设计的目的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二是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教学目标要一致,教学目标的可评价指导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如当堂检测和课后作业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目的是验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两个一致可以使准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在课堂中得以精确的落实和评价,有效的避免了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的随意性,避免了教学目标形同虚设,目标与课堂相脱离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层次性——目标之间有层次、有逻辑联系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是指,教学目标的设计经由教材重难点的进一步具体化,目标与目标之间具有层次性、逻辑性。同时教学目标由只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转变为同时重视情感的体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例如《初识Excel》一课,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为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分层设计,因此我们可以把知识技能目标分层设计为:“(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8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