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唱腔分类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扬剧唱腔分类研究

?

?

[摘要]扬剧中唱腔的曲牌十分丰富,塑造的人物个性也十分鲜明。而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扬剧通过借鉴京剧、昆曲等一系列其他注重演唱中板式变化的剧种,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且富有变化性的板式,如【滚板流水】,因此,对唱腔的分类以及唱腔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扬剧;唱腔分类;传承

[]J607[]A[]1007-2233(2020)10-0090-03

[作者简介]顾文杰(1995—?),男,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扬州?225000)

一、扬剧唱腔的来源与发展

扬剧唱腔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各类音乐戏曲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一个极其重要且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戏曲唱腔的发展和创作。从各个戏曲的表演来看,不论是塑造的人物形象,抑或是人物的思想情感传达等,一系列方面问题都是依赖唱腔这一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段给予呈现的。这一点在不同种类的经典曲目中,尤其以唱功著称的传统曲目中,出现很多让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和经典唱段。也正因为这些经典唱段中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才能使其可以一直广泛传唱在群众间,使它成为一代代流传的经典。稍有研究的话,其实不难发现,戏曲的唱腔不仅会在思想的内涵等一些方面具有深远意义,且可以在艺术性方面具有超高技术及成就。因而,研究戏曲的唱腔发展则是研究戏曲发展的前提及必要条件。戏曲扬剧音乐属于曲牌体,它由扬州清曲唱腔、香火戏唱腔以及花鼓戏唱腔组成。

扬州清曲是在元散曲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风俗民歌形成的,据考证内含100多种曲牌。[1]表演形式上,少则一两人,多则七八人;结构上为曲牌体;行腔特点是优美,细腻委婉,绵绵动听;伴奏乐器有二胡、琵琶等;所唱内容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及写景抒情等。

香火戏又称大开口,江北戏,来源于苏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乡人傩,这是一种祭祀神灵的活动,主要用来祈福消灾,最能有力证明的历史遗迹便是距今7000多年位于扬州北部的高邮龍虬庄遗址。做香火时演出的戏称香火戏,戏台有内外坛之分,辅以划、刻、写、挑、翻等动作。香火戏唱腔的特点粗犷高昂,演出时用锣鼓伴奏,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是又名大开口的缘由。

花鼓戏是我国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由花鼓舞演变而来。扬剧中的花鼓戏曲调来源于安徽凤阳,后来传入江苏的扬州、镇江地区,在打花鼓、踩高跷、送麒麟等传统风俗上演变而来。它的前身花鼓舞表演形式多为一男一女,即一丑一旦的二人戏,一人敲鼓一人打锣或一人折扇一人拿手帕,过渡到花鼓戏后加入了小生的角色。花鼓戏的风格多充满生活气息,喜剧性强,常以丝竹为伴奏乐器,其唱腔细腻婉转,俗称小开口;同时,演唱花鼓戏的艺人多为旧社会时期底层的手工业劳动者,如理发匠、工匠、木匠等八大匠人,所以花鼓戏又称匠人艺术。

二、扬剧唱腔的分类

戏曲的唱腔在戏曲艺术中起着主干及核心的作用,演唱是唱腔生命的源头、艺术的灵魂。因此,这就要求对戏曲的唱腔进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够使得戏曲艺术可以永葆动力与活力,也只有创新,才可以使得戏曲艺术“容光焕发”,使得戏曲艺术有着勃勃的生机,并且只有去创新,才能够进一步地促进中国戏曲的艺术繁荣,促进戏曲的发展。扬剧的音乐结构整体的体式为曲牌体,戏曲的唱腔曲牌实际是来自扬州清曲、花鼓戏以及香火戏。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过程,运用的主要唱腔的曲牌也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规范形式,扬剧的戏剧性特征十分鲜明。因而在对于扬剧的唱腔曲牌可以从戏剧性的角度,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分类,首先在内容上可分为叙事性的唱腔及抒情性的唱腔,另外从形式上可分为整板类的唱腔与散板类的唱腔。

(一)依据内容划分

1.叙事性唱腔曲牌

是一种适合在情节性曲目较多的情况下使用的唱腔曲牌,用来陈述事件、交代事件细节、人物之间的对话等,也称吟诵性唱腔。叙事性唱腔多侧重于人物语言、说话上的意义,以及在表演中剧中人物表达的语气、口气,通过不同的发音语调来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让故事情节更加富有起伏感,是一部戏曲所要重点表现的部分。曲牌是表达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曲牌相当于文章中的段落。[2]在中国古代以及民间音乐的创作过程中,通常就有用旧的曲调来填写新的曲词这样一种创作方式。而这种经常被用来填写新的词的曲调,在一些传统的习惯上就被称之为曲牌。每一支曲牌都有不一样的曲牌名,比如【念奴娇】等。而每一支曲牌又会因为其曲调的结构不尽相同,这样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格式、句法。直到后人在开始编写填上新词的时候,就会依照不一样的调性、各不相同的曲调格式来选择相对应的曲牌。自然而然地选择出一些具有不同特点的曲牌,当中有一些是适合叙事的,这样的一类曲牌则被归结成为叙事性曲牌。在一些情节性的场合常使用叙事性曲调。比如叙述的事件、交代的情节,人物和人物之间的问答、争辩,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一种朗诵性特别强的唱腔来表现出来的,这

文档评论(0)

177****7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