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507.docxVIP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507.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507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江南博哥)__

A.甲跳楼自杀,砸死行人乙。这属于低概率事件,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系

B.集资诈骗案中,如出资人有明显的贪利动机,就不能认定非法集资行为与资金被骗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C.甲驾车将乙撞死后逃逸,第三人丙拿走乙包中贵重财物。甲的肇事行为与乙的财产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D.司法解释规定,虽交通肇事重伤3人以上但负事故次要责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这说明即使有条件关系,也不一定能将结果归责于行为

正确答案:D

[考点]因果关系

??[解析]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目前刑法理论上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是条件说,即要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关系,且作为条件的行为必须是有导致结果发生可能性的行为,否则不承认有条件关系。A项,甲跳楼自杀的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没有甲跳楼自杀的行为,从楼下经过的行人乙就不会被砸中,死亡结果也不会发生,因此,二者之间形成了“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甲跳楼自杀的行为无疑是行人乙死亡的原因之一,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A项错误。B项,集资诈骗案中,行为人必须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正是由于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诈骗行为,出资人才自愿将资金交给行为人处置。因此,非法集资行为与资金被骗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出资人主观上是否有贪利的动机,并不会影响这种因果关系的成立,B项错误。在认定因果关系时,需要注意行为人的行为介入第三者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与行为人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应当考察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以及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C项,甲的肇事行为与乙被撞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甲交通肇事后逃逸,乙的贵重财物并未受到侵害,而是由于介入第三者丙的行为致使乙的财产受到损失。因此,不能认定甲的肇事行为与乙的财产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C项错误。D项,交通肇事负事故次要责任的行为人的行为与重伤3人的后果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关系,但是因果关系属于犯罪构成中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属于客观事实,认定有因果关系不等同于构成犯罪或追究刑事责任,还要综合考虑主观方面等因素。所以D项正确。

?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______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正确答案:D

?

3.?乙黑夜进入某仓库盗窃时,已经将价值3000余元的金属工具扛在肩上,正要搬出仓库时顿生悔悟,在将盗赃还回原处时,不小心导致金属工具砸死了熟睡的管理人员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乙已经取得财物,故乙的盗窃行为既遂

B.乙应按照盗窃罪“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减轻处罚

C.乙将丙砸死,属于意外事件

D.对乙应以盗窃罪的中止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

正确答案:D

[考点]犯罪中止;盗窃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解析]盗窃罪的既遂标准采“取得说”,乙尚未将财物搬出仓库,尚未既遂。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仅限于中止前的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不包括中止行为本身造成的损害,“造成损害”的行为不应当包括中止行为。如果中止行为本身造成了损害,应另外评价为犯罪,本案中系中止行为本身过失致人死亡,乙的行为成立盗窃罪的中止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并罚。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

4.?关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政务处分只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的处分活动

B.警告属于行政处罚的措施而不是政务处分

C.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可以免予处分

D.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应该给予从重处分

正确答案:D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处分的程序、申诉等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可见,政务处分既适用于监察机关的活动,也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处分活动。A选项错误。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7条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江南博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