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中国城市安全治理
挑战与应对
?
??
?
?
?
?
?
?
?
???
?
?
?
?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口和财富的聚集地,但也因此,人类历史上每次发生巨大灾难,城市往往成为灾难中心和风暴策源地。当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安全是人类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表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高度集聚与高强度开发建设,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不断上升;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地质活动等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极端恐怖主义等事件频发,各类不可预测、不确定性风险对城市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威胁日益增加;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一种“风险型社会”,呈现自然灾害频发化、城市系统脆弱化、突发事件常态化等特征,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国高度重视城市安全问题。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018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提出“切实把安全发展作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再次强调,“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城市安全观是国家安全观在城市的具体化,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再次警示我们加强城市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季节性强,形成巨灾的风险较高;同时,我国城市人口总量大、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潜在威胁多,城市安全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城市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不断完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潜在威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一中国城市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镇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10.64%上升到2019年的60.60%,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以城镇为主的现代社会转变。我国城市经济社会与各项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人口分布与迁移、城镇化发展与城市治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系统遭受到多重威胁,且威胁的态势较为严重,为城市安全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一)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形成巨灾风险较高
地形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就自然地理格局的两大基础要素,也是影响自然灾害发生和分布的基础。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1],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起伏大,地貌类型多样,多数区域的地质环境不稳定性与地表脆弱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容易出现强降雨、大风、冻雨、暴雪等极端天气。另外,我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城镇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深刻影响,特别是城市地区的高强度开发对地表径流、自然生态系统、地质环境稳定性等的影响极大。在上述作用的影响下,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冲击强、损失大,形成巨灾的风险较高。近十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为主,并存在风雹、雪灾等其他类型自然灾害,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居高不下,年均高达3847.53亿元。其中,2019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909人死亡或失踪,528.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达3270.9亿元,约占全国GDP的0.33%(见图1)。
图12010~2019年中国自然灾害受灾情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球进入地质活动高发期,自然灾害的威胁将越来越强烈,洪涝、台风、风雹、低温和冷冻、雪灾,以及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各类灾种的灾害等级将呈上升趋势。我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的东中部地区,遭受台风、暴雨、洪水、海洋灾害以及各类灾害叠加的风险将更加显著。一些主要城市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威胁将长期存在,影响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
(二)人口与资源环境空间错配,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加,1978年到2019年,城镇人口比重增长了42.68个百分点。其中,2000年到2019年城镇总人口由4.59亿人增加到8.13亿人,增长了77.12%。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过度关注经济增长、过于强调城市的生产功能,忽视了城市的生态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前景理论_风险决策分析.pdf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docx VIP
- 常见的面试题及其回答技巧.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docx VIP
- DB36_T 943.1-2017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规程 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pdf VIP
- 沙特阿拉伯王国法律法规.pdf
- 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实验报告.docx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docx VIP
- 2024年11月-JC10心理咨询伦理单元作业题(答案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