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磁石还是竞争对手?-荷兰与比利时的荷兰语和法语精英报刊对中国的描述.docx

中国:经济磁石还是竞争对手?-荷兰与比利时的荷兰语和法语精英报刊对中国的描述.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中国

经济磁石还是竞争对手?

荷兰与比利时的荷兰语和法语精英报刊对中国的描述

?

??

?

?

?

?

?

?

?

???

?

?

?

?

?

引言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成为了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新兴世界行为体,因此,中国问题得到了全球范围内所有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中国而言,它希望了解全球棋局中的利益攸关者、共同参与者和旁观者如何看待它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十分自然的。中国一家报社《环球时报》所属“环球舆情调查中心”(TheGlobalPollCenter)最近对14个国家的普通居民对中国的看法进行了一项调查。在这项调查中,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认为中国“自信”、“好战”和“傲慢”,仅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是“和平”的力量。这一民意调查的结果肯定了从前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即,美国一些媒体中的“恐华论”与日俱增,这样一来,人们就希望知道其他西方国家是否也“感染”了这种情绪。人们很想知道,那些面向非英语读者的媒体在关于中国问题的描述中,是否也出现了与美国媒体类似的态度和框架(包括原创和转载文章)。

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致力于分析比利时和荷兰的精英媒体处理中国问题的方式和态度,并探讨它们在报道和评论中国的主要行为体、群体、结构、关系或事件时是否与美国媒体存在区别[1]。我们分析的文章时间跨度为1年(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包括在比利时法语和荷兰语社区发行的主流精英媒体上刊登的所有新闻和评论文章这些媒体是,《比利时晨报》(DeMorgen)、《比利时标准报》(DeStandaard)、《比利时财经时报》(DeTijd)、《比利时晚报》(leSoir)和《自由比利时日报》(LaLibreBelgique),以及两家发行量很大的荷兰语日报《民众报》(deVolkskrant)和《新鹿特丹商报》(NRCHandelsblad)。本文将首先在更具普遍性的意义上揭示,新闻媒体是否以及如何建构意识形态含义;其次,本文将通过探讨系统性的主题选择和语言选择方面的模式来分析这一问题。本文还将深入探讨信息来源的选择问题,以便评估这些媒体中是否存在多种声音,以及这些声音是否均衡,从而回答“多元解读”是否有生存空间这一问题。

文献综述:关于中国问题的新闻报道

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原因在于,在北京筹备2008年奥运会期间,西方媒体常常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政府和研究人员驳斥了这一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环球时报》要就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的看法进行调研的原因。中国公众在网络论坛上发帖,批评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媒体就一直受到来自各个学科的批评,例如文化研究和传媒研究。这些批评认为西方媒体对发展中世界的描述是负面的,且带有偏见。此类评论认为,“对他者的描述”这一模式引发了社会排斥和压制。“关于他者的修辞”(Riggins,1997)界定的是关于他者的一种截然相反的形象,这个“他者”一般情况下是那些“非我族类”者,或者至少不是“我们”中的一员。

根据奥诺和焦等人(OnoandJiao,2008)的研究,与日俱增的恐华话语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似乎占有核心地位。华人作家王露露[2](LuluWang)等人在博客上发帖,呼吁用更平衡的方式对待中国,[3]他们的观点得到了德科斯特尔(Decoster,2008)和德容克海勒(Jonckheere,2008)等人的共鸣,后者在比利时报刊发表评论文章,批评西方媒体的报道视野狭窄,缺少自我反思,而且存在着信息不实等问题。然而,他们在文章中并没有就其分析对象(即他们分析的是哪些西方媒体)提供任何信息。同样,他们也没有清楚阐明研究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王露露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特别是,目前已经有其他一些研究证实了他在博客中提到的问题是确实无误的。里奇特和热博埃(RichterandGebauer,2011)对2008年德国纸质媒体对中国问题的论述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有半数左右的媒体在提到中国问题时(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观点)采用的都是不断强化思维定式的方式,而没有提出进一步的思考。除此之外,这两位作者还注意到,与其他地区的报道相比,德国媒体的报道涵盖的主题十分宽泛(2011:3)。在所有的报道中,文化领域的内容占到了“超乎寻常的”比例,为9.2%(同上)。然而,其他一些对于社会转型具有核心意义的领域,例如社会问题、教育、科学和技术等,则被完全忽视了。他们发现,主导相关报道的是这样一种媒体逻辑,即,其核心议题应聚焦于负面新闻价值,例如冲突和暴力等。这两位作者还提出,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德国以自身为参照物去判断中国的情况,但它们二者在关于世界秩序的战略和意识形态问题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作者认为,意识形态是决定德国媒体选择哪些主题的根本

文档评论(0)

151****82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