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docx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朗诵诗歌,学会用诗眼来解读诗歌内容。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美。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想象与联想来描摹诗歌画面;

教学难点: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单元中的第二首诗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回顾学习曹操《短歌行》的体会,对于这首诗应从何处入手呢?

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再深入理解作品。

师:把这位同学说的三句话归纳为四字格短语,应该怎么表达?

生:我知道了,是“知人论世”。

师:非常正确!那我们先来看看屏幕(指定学生朗读)。

陶渊明生平简介:

生: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他一生坎坷,可谓“时运不济”。自幼受家庭与儒道思想影响,心怀志向,堪称“少有壮志”。然而仕途艰难,多次为官却皆不得志,此为“仕途坎坷”。

生:他曾在官场挣扎,目睹官场黑暗丑恶,内心痛苦,可说是“心厌官场”。最终毅然辞官归隐,追求田园生活,这便是“归园田居”。

生:在田园中,他亲自劳作,享受自然,写下众多描绘田园风光与心境的佳作,可谓“笔耕田园”。

二、创设情境

师:他的作品风格质朴自然、情感真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与精神遗产,即“遗泽后世”。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哪首诗呢?

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师:那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

生:《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师:这首诗直接展现了他弃官归隐生活的艰苦。此外,我们还学过一篇反映他生平经历的传记,大家还记得吗?

生:《五柳先生传》。

师:切换屏幕,请同学朗读:

生:《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师:从他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况来看,他天性嗜好喝酒,结果怎样呢?

生:家贫不能常得。

师:那他的居所、衣着、饮食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生:房屋简陋,不能遮蔽风雨;穿着破旧;饮食常常匮乏,但他依然安然自在。

师:由此可见,这篇传记展现了陶渊明在贫困生活中的状态,他却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境,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难能可贵。

三、感悟诗歌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相应页面,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分别是?

生:《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师:好,那我们先自由朗读这首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然后齐声朗读: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请大家看前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该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呢?

生: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天性本就喜爱山川田园。

师:那“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中的“尘网”和“三十年”怎么理解?

生:“尘网”指世俗的种种束缚,“三十年”有人说陶渊明从开始出仕到最终归隐田园大约十三年。

师:按照这样的思路,每个小组展开讨论,然后分组回答对每四句的理解。

生:第一组的理解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从小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错误地陷入官场罗网,一离开田园就是许多年。

生:第二组: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笼中鸟留恋往日的山林,池中的鱼儿思念原来的深潭。在南边的田野边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的本性回归田园。

生:第三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住宅周围有十多亩地,还有八九间茅草屋。榆树和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和李树罗列在堂前。

生:第四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远处的村落隐隐约约,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狗在深巷中汪汪叫,鸡在桑树顶鸣叫。

生:第五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门庭没有世俗的琐事烦扰,空室中满是安适悠闲。长久被困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回归大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