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犯罪行为的起源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犯罪行为的起源

-学习和情境因素赣南师院教育科学学院甘霖在第二章:犯罪的发展性因素在第三章:犯罪的生物性因素在第四章:犯罪的遗传性因素本章要学习的重点是:从学习理论出发,探讨习得的一贯反应方式与犯罪的关系;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诱发的关系。一.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眼里,犯罪行为就是个体习得的习惯化的应对方式。所谓犯罪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使用了错误的应对方式。研究发现,人们对不同情境反应具有-反应特异性,经常受到强化的方法。应对方式:攻击、回避、解决问题、认知防御等。从适应来看,没有那一种应对方式是绝对好的方式,关键在于-与情境匹配。行为主义的人性观与科学观人性观:人和动物只有量的差别,没有本质的差别;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是对环境的适应!能适应环境的行为-即能得到环境强化的行为,保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行为-即不能得到环境强化的行为,消退。这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基本的法则。人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建立起来的。科学观:科学主义—实证、实验。范式:刺激—反应。研究的心理现象:直接可观察的行为。途径:动物。强调犯罪行为的前因与后果。经典条件作用刺激关联学习:本能刺激与中性刺激建立关联。伤害本能的,赋予负性的性质与意义;能够满足本能的,赋予积极的性质与意义。刺激关联学习的意义:获得对事物性质与意义的理解,习得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所谓条件化:是指人的行为反应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有外部条件的。思考:为什么你不会在别人生气的时候找人帮忙?为什么你外出旅游的时候会换上一双合脚的旅游鞋?当你不小心踩了别人脚的时候连声说“对不起”?为什么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会回避佰生人给你的好处?行为练条:前因—行为—后因的动力定型。案例

一位母亲诉说:小雄是她家3岁的男孩,每到吃饭的时候,全家总被他弄得鸡犬不宁。没坐上二、三分钟他就会从椅子上溜下来,躲在桌子底下发出怪声或拉人的脚;到厨房里东摸西弄,还会打开抽屉,把东西倒出来。如果我们将他拽到椅子上,他就会嚎啕大哭……。总之,不管怎样,每天,他一定会闹得一家人没心情来好好吃一顿饭。小雄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情境:在晚饭的餐桌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勃地边吃饭、边聊天。此时,行为:小雄从饭桌边椅子上溜开,四处游荡。即时后果:父母、姐姐立即放下碗筷,追逐小雄,拽他回桌边吃饭。长期后果:父母与姐姐的注意与追逐满足了小雄受到关注的需要,进而维护和增强了小雄离开饭桌的行为。方法

当小雄离开座位到处游荡时:谁也不理他当小雄回到座位上:家里的其他成员要及时与他交谈,关注他、关心他。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环境是绝大多数人类行为获得场所,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个体习得了观点、态度和行为。但个体习得(复制)的行为,能否维持或表达依赖于环境中的强化物,强化物成为行为表达的动机物。如果有强化物这种行为则呈现出激活状态;如果受到惩罚或没有强化物则会消退。这里的强化物包括物质性的、社会性的和心理性的。强化的方式:认同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期望理论(J.B.罗特)Rotter认为:一个行为的发生赖于我们的期望和可能结果的价值评估。强调了行为发生发展的内在力量,而不将行为看成是对情境力量的被动反应。极端的行为主义者只强调行为的情境力量,而社会学习理论者既关注行为的外部环境也关注行为的内部环境。人们通过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并和环境一致的“类化预期”。即特定的行为导致特定行为结果的预期。预期是一种内部强化物,是对行为有效性评结最重要的变量。效价=期望×可能性。效价又分正效价与负效价。人们总是选择能一带来高效价的行为。行为的抉择取决于行为的现实有效性。忽视了道德对行为的调节作用。犯罪行为﹦根据情境预期+对情境进行控制。差异交往-强化理论犯罪的差异交往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监狱协会主席萨瑟兰(Sutherland)在1939年提出的理论,该理论属社会学理论。其基本的思想是:冲突性的亚文化传统是造成犯罪的原因。“在其头脑中,支持犯罪行为的解说远远超过了支持遵纪守法的解说。”则其人就会犯罪。艾克斯(Akers)将萨瑟兰的理论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社会性强化”的概念,即通过人际互动、沟通中的符号作用,习得或复制的越轨行为(包括动机、态度和技术),如果能获得社会性强化,则会表达出犯罪行为—差异交往-强化理论。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①犯罪行为是习

文档评论(0)

182****77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