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小学中国传统文化德育影响力初探
?
?
摘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培养良好个性、坚强意志、中和意识、生命意识等,以增强学生的素养,有利于学生个体基本素养的形成,更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中国传统文化德育影响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忠、孝、礼、义、信”等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道德标准。
二、小学德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承载着小学德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对维护小学生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1)培养良好个性,提高心理素质。(2)培养坚强意志,增强挫折耐受力。(3)培养中和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解能力。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乐天知命、因缘和合的思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大我观念。
2.国学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弟子规》中对孩童举止方面的一些要求,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都是小学六年应当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启蒙学生走向社会的基础,还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
3.小学德育重要内容是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集体主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前提,同时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小学德育贯穿着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儿童的文明行为。
4.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能够优化当代小学德育。宋楚瑜曾说过中国的文化在台湾,就是说中国大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有所缺失,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易养成。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核心,其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史实和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小学德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
1.秉承传统,教学相长。学校以“走进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为依托,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读物引入学习中,通过教育教学及各项活动的开展,落实在学校一日常规中。在各年级开设校本课程,一方面以传统经典修心立德,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由己及人,扩大开去,达到一种均衡,就是和谐。学校全体师生学传统,融当代,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校园环境。学生尊敬师长,教师热爱学生,民汉团结蔚然成风。
2.活动先导,吸纳课程。学校应坚持以开发兴趣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结合学生爱动脑动手的特点,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剪纸、国学操、篆刻、书法等教育活动,将之引入课程,制定了《学校传统文化传承方案》,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浸润思想心灵”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路。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开设了传统文化学习课程,作为学校“国学”校本研究的课程,使国学诵读课教学进课表,教学内容定教材、定计划、定时间。怀着对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热爱,全校师生开展“千人诵读”活动,编写了国学诵读课本。
四、在小学德育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顺应时代要求,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选择与社会主义办学思想相适应的内容,有所存留发展,也有所鞭挞摈弃。要具有持久性、经常性、深入性,更要认真研讨。
2.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为小学德育目标服务。学校教育是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失去课堂的支撑就缺失了必要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同时代相结合,无论多好的东西,一旦脱离时代要求,必然成为糟粕。当代世界融合、交往愈加频繁,更要注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分辨其可用和摒弃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培养教师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是小学德育重要工作。
Reference
[1]杨智敏论新时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问题[J].昆明。
[2]郭齐勇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J].武汉。
[3]彭鹏杨建州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审视与对策[J]。
[4]彭鹏郭耀武重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J]。
[5]董丽浅析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J].广东。
[6]李刚古典德教的重光——读黄钊先生《中国古代德育史论》[J].商原。
[7]原永明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J].郑州。
[8]辽宁医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影响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种教育[J].2013年。
[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