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第1页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浓郁的美学精神,中国古代美学深植于天人合

一、美善统一等哲学基础,并在古人们的心理、意识、趣味、好尚之中得以充分

地体现。文章旨在通过对其精神取向以及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来探讨中国古

代美学的审美趣味特质。

[关键词]古代美学;审美趣味;精神取向;平淡之美;意境之美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就已

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衍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

力、不可磨灭的美。中国古代美学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美学传统。这个传统不

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意识、心理、好尚、趣

味之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组成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世界美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本文择以审

美趣味视阈,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

一、中国古代美学审美趣味的精神取向

从意识形态的范围来看,我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以至整个封建社会,伦理道德

无疑是一切行为方式的最高准则,这一点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

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美学。而如果从哲学范畴来看,中国古代美学指

的实际上就是以古代儒家和道家学派为代表的美学思想。

首先,“天人合一”的观点,即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

基础。它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认为天与人有着共同的本性。正如孟子

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说,善的本性得到了充

分地张扬,也就懂得了人的本性;而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懂得天命了。道家也

有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而作为美学范畴,“天”与“人”所探讨的

是关于美的本原与审美的归宿问题。“天”在古人看来即是“人”及万物的本原与归

宿,因此,对于美来说,也是其本原以及审美的归宿。中国古代美学由于深受“天

人合一”观念的影响,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无所不适作为其最高审美

境界,因而在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也总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人与社会

伦理道德的统一。

此外,中国古代美学还特别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善”

指的是对人有用、有益、有利的功利价值。与伦理学上所讲的“善”的概念相比,

它有更为广泛的涵义,不仅包括人的道德行为方面的功利价值(即对人有用有

益),还有各种社会事物的功利价值(即是否与人类的目的性相符)。而在中国古代

美学史上,儒家学派的鼻祖孔子最先将“善”的概念引入审美领域。他的哲学思想

以“仁”为核心,也为其美学理论打上了鲜明的伦理烙印。据说孔子在齐国听到

《韶》乐时,竟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他感叹:“《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在这里,“美”即是对美的形式的最高评价,而“善”则是对符合一定的道德观念的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第1页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第2页

内容的最高评价。在孔子对“美”与“善”的论断中,他提倡的是尽善尽美,美善统

一,不仅把“善”和“美”联系起来,甚至把二者直接等同起来。同样,孟子的“充

实之谓美”里的“充实”也是指将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化为自己的精神,使

之充盈全身,这就是一种美。荀子也曾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在这里

的美就是善。总之,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文艺家、美学家都肯定了道德感

和审美感的一致性。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人们接受某种伦理道德原则,既非受法律的强制,也并

非理论认识问题,而是取决于个体的情感,通过情感的感染而接受的,这就使古

代美学在艺术上对情感的表现更为

文档评论(0)

132****93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