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技术的操作并发症及处理.docx

血液净化技术的操作并发症及处理.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净化技术的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净化(bloodpurification)指各种连续性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主要的血液净化方法有肾脏替代治疗、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腹膜透析等。其中将单词治疗时间<24h的肾脏替代治疗称为间断性肾脏替代治疗;而将治疗持续时间≥24h的肾脏替代治疗成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一.出血、渗血、血肿、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

(一)发生原因

1.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误伤动脉和穿破静脉可致出血、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如股静脉穿刺造成腹膜后血肿,首发症状可能是血压降低。

2.患者自身因素如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肝功能障碍等致皮下血肿和穿刺部位渗血。

3.管路脱落。

(二)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出血、穿刺部位疼痛、贫血及休克等。

(三)预防及处理

1.提高穿刺技术,术前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减少出血的发生。

2.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过程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肝素用量避免APTT过度延长,对于有出血倾向的重症患者,可采取局部枸橼酸化等技术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3.密切注意患者血压等变化,注意患者穿刺部位体征变化。

4.如穿刺部位出血,给予压迫止血,必要时应用止血药物、输注血制品等对症治疗。

二.血栓形成

(一)发生原因

1.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导管材质不佳。

2.抗凝效果不佳。

3.穿刺部位的影响,股静脉发生栓塞的可能性更大。

(二)临床表现

留置导管栓塞可见透明管腔内有血凝块,不能抽出回血,推注有阻力;穿刺部位静脉血栓,穿刺侧肢体静脉回流障碍,出现肿胀、疼痛表现。

(三)预防及处理

1.密切监测患者穿刺侧肢体表现,有条件者监测静脉压变化,如肢体肿胀、疼痛或突然出现静脉压增高,应警惕血栓形成。

2.治疗过程中做好全身抗凝。

3.结束封管时,使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4.出现穿刺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拔除该侧导管,按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案对症治疗,如抗凝、溶栓、警惕肺栓塞。

三.导管相关感染

(一)发生原因

1.导管留置时间长,无菌技术操作不严。

2.患者自身抵抗力降低。

(二)临床表现

留置导管的穿刺部位红、肿、痛,有脓性分泌物,高热、寒战。

(三)预防及处理

1.关键是无菌操作,注意穿刺置管操作、导管的日常护理、经导管输液、配液、更换置换液、采血等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使用时导管接口处湿式护理,,外包裹无菌硅胶膜,导管使用后立即消毒封管,减少管路开放时间,并使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当有渗液或出汗时应立即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换药。

2.一旦怀疑导管感染,应拔除导管,留取导管尖端及皮下段,留取经导管血及外周血标本送病原学培养。

3.确诊导管相关性感染,可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四.过敏反应

(一)发生原因

1.滤器膜材质问题,生物相容性不良。

2.血膜反应,泛指血液与生物膜接触后发生的一切不良反应,血液长时间与人工膜及塑料导管接触,由于塑料颗粒的碎裂和膜反应可产生不良反应。

3.激活多种细胞因子和补体系统,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包括对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皮肤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红斑,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血压降低、心跳加快等。

(三)预防及处理

1.使用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生物膜。

2.抗过敏反应,应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

3.出现休克表现时,积极抗休克治疗。

五.低体温

(一)发生原因

进出机体的未充分加热的外界液体容量大,同时大量体内血液引出体外循环致热量散失,常引起患者体温过低。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体温35.5℃,畏寒、寒战,四肢末梢凉。

(三)预防及处理

1.保证病房温度适宜。

2.加热置换液。

3.加热体外循环血路。

六.失衡综合征

(一)发生原因

血液净化治疗剂量大、时间长,大量小分子物质,尤其是尿素氮、肌酐丢失导致血渗透压迅速降低,而脑细胞中渗透压仍较高,导致脑细胞水肿加重。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肌肉痉挛、定向障碍、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三)预防及处理

1.首次治疗采用小面积低通量滤器,尤其是尿素氮、肌酐较高者,初始治疗剂量不宜过大。

2.轻者可继续治疗,减慢血流量,给予吸氧,静脉输入50%葡萄糖或5%氯化钠溶液。

3.严重者应停止治疗,给予镇静剂和甘露醇。

七.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一)发生原因

1.置换液配制不当。

2.碳酸氢钠量未及时调整。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肌肉抽搐、痉挛、意识障碍、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三)预防及处理

密切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变化,对症纠正电解质紊乱,合理配比置换液,根据pH值及时调整碳酸氢钠量。

八.低血压

(一)发生原因

1.超滤量大。

2.出血。

3.过敏反应。

4.自身病情发生变化。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