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docx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

?

王玲玲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是不是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关系到一个课程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提问的粗浅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一?“余角和补角”的教学片段

在“余角和补角”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通过观察我们常见的三角板中的三个角,每块三角板中都有一个角的度数是90°,那么根据小学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另外的两个角之和是90°(30°+60°=90°,45°+45°=90°)来引入新课。这种方式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该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结论,因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教材139页习题4.3中第7题,测量围墙围成角度进行引入,然后通过分析两个角的和来明确本节课的研究方向。紧接着提出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动手画出一个直角和一个平角,然后分别过这两个角的顶点画出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可以将直角和平角分成几个部分呢?它们在度数上又有什么关系?

反思: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测量围墙围成角度入手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分析两个角的和明确本节课的研究方向,符合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七年级学生的学情。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复习了角的和与差这一重要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最后,教师可以回到测量围墙围成角度这个问题,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巩固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富于启发,引导探究

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要经过缜密思考、科学加工,要富于启发,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发现,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案例二?“多项式乘多项式”教学片段

问题情境:图中,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为m米,宽为a米的长方形绿地,加长了n米,加宽了b米。

问题1: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吗?

追问:结合图形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些式子是怎么得到的?

生1:将这块绿地看成一个整体,边长扩大后这块绿地现在长为(m+n)米,宽为(a+b)米,因而面积为(m+n)(a+b)平方米。

生2:将这块绿地看成两部分,一部分长为(m+n)米,宽为a米,另一部分长为(m+n)米,宽为b米,因而面积为[(m+n)a+(m+n)b]平方米。

生3:将这块绿地看成两部分,一部分长为m米,宽为(a+b)米,另一部分长为n米,宽为(a+b)米,因而面积为[(a+b)m+(a+b)n]平方米。

生4:将这块绿地看成四部分,一部分长为m米,宽为a米;一部分长为m米,宽为b米;一部分长为n米,宽为a米;一部分长为n米,宽为b米。因而面积为(ma+mb+na+nb)平方米。

问题2:这四个式子有什么关系?

问题3:你能不能从代数角度对这几个式子的变形进行推导?

反思:在本案例中,教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设计问题。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然后结合所学过的单项式乘多项式的知识对这几个式子的变形进行推导,最后总结法则,所设置的问题富于启发,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

三、留有空间,发展思维

进入中学,教学内容猛增,学习难度加大,相比小学,教学周课时数反而减少。不少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走入了教师拼命讲,学生学不会的怪圈。长期如此,不仅教师教学压力大,学生也会对数学渐渐失去兴趣,对学习失去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把握好节奏,不要急于给出结论,更不要“满堂灌”,要给学生留出更多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三?第二章数学活动(1)教学片段

问题情境:如图所示,用小木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问题1:小组合作,试着用小木棍摆出图2所示图案,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放方法?

问题2: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木棍,用含n的式子表示?

问题3:当图形中含有100个三角形时,需要多少根小木棍?

学生通过动手摆三角形,可以得出以下几种擺放方法:

生1:第一个三角形用三根木棍,每多一个三角形需要加两根木棍。

生2:先摆一根木棍,然后加两根木棍得到一个三角形,再加两根木棍得到两个三角形,依次类推。

生3:每个三角形有三条边,需要三根木棍,摆放在一起时,要减去重复的木棍。

生4:摆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木棍,摆出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木棍,摆出三个三角形需要7根木棍,依次类推,木棍的数目等于三角形个数乘以2再加上1。

反思:本题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动手活动空间。教师让有不同解法的学生回答问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