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围和桑基鱼塘水之粤.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桑园围和桑基鱼塘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仲峰水之粤——南粤文化概览

桑园围1桑园围的历史2桑基鱼塘3CONTENTS目录

桑园围PART01

广东有这样一个地方,江海环绕,水网密布,物产富饶,广东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在2020年12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它就是广东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佛山桑园围工程。2020年12月8日晚,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围堤全长83.86公里,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桑园围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基围农耕开发的历史,至今仍在发挥防洪、灌溉、排涝、水运、养殖、种植等综合水利效益,成为岭南水乡重要的文化符号,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历史名人辈出,涌现了方献夫、湛若水、康有为、陈启沅、黄飞鸿、区梦觉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桑园围的历史PART02

桑园围历经900余年的发展,围内古水利工程体系格局仍保存完好,工程遗产体系主要包括灌排工程体系和相关文化遗产两部分。其中,灌排工程体系由围堤、古河涌水系、古窦闸控制工程等组成;非工程遗产包括与桑园围相关的碑刻、文献、水利管理和水神崇拜建筑设施,以及见证桑园围历史与文化的古桥、古树、古井等相关水利遗产,是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水利工程遗存最多的项目。桑园围见证了珠江三角的历史发展,蕴含着以水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区域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桑园围成功申遗,大大提升了桑园围的国际、国内知名度与影响力,有利于保护好、利用好现存古代水利工程,传承文化、留住乡愁,创建遗产全域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世界遗产品牌文化与商业价值,对促进佛山市经济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里程碑意义。视频:/video/BV12T4y1B7ev?t=8.0

桑基鱼塘PART03

桑基鱼塘系统始于公元前770-403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有2500多年历史。桑基鱼塘将水网洼地挖深成为池塘,挖出的泥在水塘的四周堆成高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养蚕,蚕的排泄物用以喂鱼,而鱼塘中的淤泥又可用来肥桑,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不仅避免了水涝,还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桑基鱼塘是我国传统农业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劳动智慧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实际情况相结合,协同发展的产物,充分利用了珠三角当地的水利环境,将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相结合,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在桑园围的守护下,佛山先民有意识地围垦造田,桑基塘围开始演变出水利与农业兼备的功能。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这样一种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地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关系,蕴含着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注重资源的再利用,体现了循环发展的思想;维护了生态安全,促进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

2023谢谢聆听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