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聋生数学课堂.docx

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聋生数学课堂.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聋生数学课堂

?

?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聋生数学教学却常常忽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一弊端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使聋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原形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而聋生数学教学常常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于聋生听力受损,语言交流障碍,导致孤陋寡闻、理解困难、学习吃力、课堂效率低。如何使聋生数学教学生活化?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脱离了实际。特别是聋哑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很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掘生活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增进数学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我创设了画“裤子平面图”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用什么办法能把这么长的裤子画到自己的练习本上?学生想出办法,把裤子缩小,就画到纸上了。接着,我又追问:“缩小多少倍?”这就引出了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这一情境的设计,贴近聋生的生活,符合聋生的心理需要,聋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生活实例,领悟知识内涵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聋生由于生理的缺陷造成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有些知识的认识只能局限于表面形式的感知,很难上升为理性的东西。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聋生已有的经验,适当改编教材,设计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将教学内容置于模拟的但接近于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学习数学,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例:同学们会玩牌吗?请你把这些牌发给前面这两个同学,大家注意他是怎样分的。接着提问:他是几张几张分的?(一张一张地。)你们二人数一数自己发到了几张牌?他们俩手里的牌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小结:这种一张一张地分,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这样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中分东西的实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对除法的第一种含义——“平均分”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寻找数学原形,降低理解难度

数学本身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数学大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特别是几何概念。对于聋生来说,这更是个难点,所以从生活中寻找概念原形的过程,既是建立正确表现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意义的需要。

例如:在二年级教学“角的认识”时,尽管聋生看到过角,但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不能形成空间观念,对于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组成的、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等等,聋生很难理解掌握,仅是纸上谈兵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在教学中,我分了以下几步:先让学生观察角,使其对角有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根据角的表象找出生活中的角,摸角;再用纸折角、用小棒摆角。然后教师小结提问:什么是角?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使学生在看、找、折、摆的过程中获得了“角”的空间观念,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也降低了聋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还提高了聋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返回生活天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但现实中,聋生往往不能学以致用,他们很少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判断、选择现实生活的问题。因此,当聋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聋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师生要去大泽山郊游,出发前,教师拿出平度地图,要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到大泽山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车速算出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学生算出后,教师不加评改,引导其在实验中验证。这一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题目引起了聋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培养了聋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生活内涵,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Reference

1.朴永馨特殊教育导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赵系锡安《中国手语研究》.华夏出版社,1999年。

3.王培峰丁炳霞《特殊教育》.2003年。

4.张宁生

文档评论(0)

134****4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