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护理体会.docx

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护理体会.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新生儿休克的分期观察与护理体会

?

?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的分期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休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早期监护,采取保暖、呼吸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痊愈出院31例,占817%;自动出院5例,占13.3%,死亡2例,占5%。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早期休克的临床表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和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休克治疗观察护理

R722.12A1672-5085(2013)50-0245-01

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全身器官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缺血、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损害。新生儿休克的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和护理,可迅速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为探讨新生儿休克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认识和护理水平,现选取我科2013年1~6月收治的38例新生儿休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8例患儿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最小30min,最大25d。早产儿25例,足月儿13例,

1.2临床表现皮肤颜色苍白或花纹38例(100%),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36例(94.7%),外周脉搏减弱30例(78.9%),四肢皮肤温度降低31例(81.6%),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规则23例(60.5%),反应低下20例(52.6%),心率改变16例(42.1%),血压下降12例(31.6%),尿量减少8例(21%)。

1.3分级方法

1.3.1临床诊断:对38例出现休克症状的新生儿进行仔细地临床诊断,确诊其具体病情。诊断依据主要参照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新生儿休克的5项评分标准[2]:四肢温度、皮肤颜色、皮肤循环、股动脉搏动、血压等,而皮肤循环情况主要依据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由此做出正确的病情诊断。

1.3.2病情分期:待38例资料确诊之后,对患儿的病情做分期处理,主要分为轻度期(I期),中度期(II期),重度期(III期)等三个阶段,并详细统计处理(P<0.05)。医生在临床观察1~2d后,对新生儿的身体症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结合新生儿休克评分标准(表1所示),进行分类。

表1新生儿休克评分

注:分级标准:3分,轻度;4~6分,中度;7~10分,重度。

结合患儿的具体的临床症状对38例患儿具体分类,I期20例(52.6%),II期13例(34.2%),III期5例(13.2%)。根据分类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新生儿的休克症状得到有效治疗及护理。

1.4护理方法

1.4.1保暖新生儿体表面积较大,散热多;休克新生儿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循环障碍,更易出现低体温,甚至体温不升,产生硬肿[3],所以保暖尤其重要。立即将患儿安置于暖箱或辐射台,同时酌情升高暖箱湿度。新生患儿不要擦除胎脂,胎脂具有保暖作用;同时也可将体温不升的患儿的辐射台上外罩保鲜膜保暖。

2讨论

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危重临床综合征,为新生儿常见的急症。新生儿休克大多预后良好,只要做到及早发现,动态监测并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绝大多数新生儿休克可纠正,且无明显的远期后遗症。一旦发展为重症难治性休克,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故其病死率仍较高,是继呼吸衰竭之后的第2个常见死亡原因。新生儿休克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是休克早治疗、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和前提。而预防新生儿窒息、早产、感染是降低新生儿休克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围生期窒息,产期检查、产时指导非常重要,必要时可应用胎儿监护技术,提高产、儿科质量,及时、正确地进行分娩处理及抢救,从而降低新生儿休克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

Reference

[1]周熙鸿.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2(7):89.

[2]黄正明.新生儿休克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5):139.

[3]母得志,李熙鸿.新生儿休克的诊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4):1118.

[4]黄瑞文,孙正香,彭小明.新生儿休克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80.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