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8泄泻.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加减:若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者,加用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若挟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若湿邪偏重者,加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若在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三)食滞证1、症状: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兼症: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脉: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2、证机概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3、治法:消食导滞。4.主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有消积和胃,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治疗内伤饮食、泻下大便味臭如败卵,腹胀,嗳腐之证。5.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可加谷芽、麦芽——增强消食功效。6.加减: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用大黄、枳实,推荡积滞,使邪去则正自安。食积化热可加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兼脾虚可加白术、扁豆健脾祛湿。暴泻(急性)证治简表证型寒湿证湿热证食滞证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机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湿热互结,损伤脾胃,传化失常。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治法散寒化湿清热利湿消食导滞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葛根芩连汤加减保和丸加减(四)脾胃虚弱证1、症状:主症: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兼症: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2、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3、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4.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本方有补气健脾、渗湿和胃的作用,对脾虚神疲、倦怠纳少、大便溏者适宜。5、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6.加减: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五)肝气乘脾证1、症状:主症: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兼症: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脉:舌淡红,脉弦。2、证机概要:肝气乘脾,气机不利,脾失健运。3、治法:抑肝扶脾。4.主方:痛泻要方加减。本方有泻肝补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肝木乘脾泄泻、因情绪变化而发、腹痛攻窜之证。5.常用药: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与术、芍配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脾胃病证

第八节泄泻【概说】一、概念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便的病证。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二、沿革(一)《内经》中关于本证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溏泄”、“鹜泄”等记载,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二)《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宋朝以后本病始统称为“泄泻”。(三)《医宗必读》为本病治疗设有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三、讨论范围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按本节内容辨证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伴见泄泻者,可参考本节内容辨治。【病因病机】一、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調,病后体虚,禀赋不足。(一)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常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寒湿邪侵袭皮毛、肺卫,脾胃升降失司,

文档评论(0)

188****9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