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研究.docx

企业新型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企业新型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研究

?

?

曾勇民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标准深化现代学徒制的改革等路径,让更多高素质人才愿意进入高技能型人才队伍中来。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2015年,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出台了有关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文件,并在2018年两部委再度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体,培训机构(学校)作为参与方来共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首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以企业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主体,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1??企业新型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

1.1?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由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推出的,是基于就业创业和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提出的,企业承担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职责,院校只是参与方。培养对象主要针对与企业签订过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新录用职员,看重的是企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推行的是“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企业新进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并且在财政上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来。

1.2?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由教育部发文推出的,是基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角度提出的[1],是让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职责。其培养对象主要是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的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相关课程,设计考核评价体系;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对学员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职业院校主要负责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培养。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采取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教学管理体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学校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侧重引企入校,是将企业的专家请进学校,为学生讲授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然而,在真正的實施过程中,企业往往缺乏参与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正是基于此,国家为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学徒制,希望通过加大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力度来真正调动起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积极性。在新型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要如何真正融入企业的员工培养过程中,如何进入企业实现“厂中校”的深层次办学模式,这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存在的问题

应该肯定的是,高职院校近20年为国家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学校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高,但企业缺乏热情

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有许多,包括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订单班培养模式、基于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2]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等。不管采用哪种培养模式,都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以学校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一种培养模式,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政府部门希望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学校为了提高自己培养人才的质量,往往热情很高。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本想通过校企合作为自身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后备人才,但往往出现这些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很快就会离开,企业发现付出与回报不能成正比,导致参与的热情逐渐降低,大大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2?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实际操作技能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聘的,他们虽然有较高的学历,但是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虽然高职院校普遍会让教师通过下企业来锻炼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但由于时间相对比较短,教师并不能真正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再加上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面对专科层次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对教师上课教授的内容一般也不愿意提出疑问,教师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授课,如果没有较强的外在驱动力,往往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不太愿意对自己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更新,会使自己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远远落后于当前企业的发展[3]。

2.3?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精准的人才定位

由于长期受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办学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更着重于学术水平,而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关注相对没有那么不高,这也说明高职教育没有将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真正作为教育目标。再加上社会上很多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