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周围血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周围血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25)和行介入治疗的实验组(n=2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行介入治疗的实验组周围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周围血管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穿刺方法、穿刺后对血管的处理并做好心理疏导、术前指导和术后护理,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周围血管并发症;护理
脑血管疾病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等症状,其共同特征是引起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1]。该疾病弱若不及时预防,会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疾病主要采用介入治疗的手段,但该方法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一直是相关学者研究的话题。本次研究对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行介入治疗的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区间51~78周岁,均数(62.55±6.45)岁;实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区间54~81周岁,均数(65.85±7.50)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的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检查,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的方法,随时观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现意外情况给予紧急救治。实验组行介入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前患者进行头部CT扫描和MRI检查,同时术前24小时扩张患者血管以防止产生血管痉挛。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给予全身肝素化,在心电监护下经股动脉穿刺置入6F导管鞘,行全脑造影术,观察患者病变位置、性质、范围及大小。将导管植入动脉下的位置,选择一定规格的支架进行植入,待脑血管造影结束后立即拔出导管鞘,用手按压穿刺点20min,观察无血渗出后加压包扎创口,然后用沙袋局部压迫4h,并制动术侧大腿,24h后拆除加压包扎的绷带,叮嘱患者下床活动[2]。针对植入支架的患者,在术后6h拔出导管鞘,同样用手按压穿刺点20min,观察无血渗出后加压包扎创口24h,沙袋压迫6h,制动术侧大腿,观察下肢供血情况,若出现供血不足、肿胀等情况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研究并发症处理方式。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录入SPSS19.0系统中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研究发现,行介入治疗的实验组周围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习惯导致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患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部分患者会产生严重的意识障碍,甚至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及时诊断干预能有效降低致残率、致死率,一般情况下,临床上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还是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相对局限[4]。介入治疗是采用高科技技术的一种微创治疗的方法,不用切开人体组织便可治疗并且术后创伤小,但其术后的并发症过于显著,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李永军,白东研究结果指出[5],当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介入治疗的方法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救治,并且效果显著,但经过临床验证,其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保守治疗的方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皮下血肿3例、穿刺部位感染4例、血管栓塞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皮下血肿1例、血管栓塞1例,无穿刺部位感染患者,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数据表明,介入治疗虽对脑血管患者的病情有不错的疗效,但是该方法术后发生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几率较大,研究结果与上述一致。
综上所述,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周围血管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因此,在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要注意穿刺方法、穿刺后对血管的处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术后对患者的全方位护理,避免产生相应的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