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高一语文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三首高一语文教案

一、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感悟诗人或渴求人才,或立志建功立业,或追求平淡安静的田园生活的情感、理想与襟怀。

二、初步了解魏晋诗歌体裁进展变化、题材内容更加广泛的特点,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三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感情基调的把握。

教学难点

《归园田居》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的熟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动乱不已的混乱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

学艺术,却非常活泼,诗歌创作也进入了“黄金时期”,产生了曹操、曹植、陶渊明这样光耀千古的宏大诗人。本课就来学习这三位诗人的代表诗作。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诗三首诗,也可放录音。

2、学生自读,对比解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3、学生放声诵读三首诗,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内容,把握诗的情感基调。教师对诵读作适法的”提示指导。

在学生自读的根底上,分别找三名同学朗读,然后集体朗读。

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问、争论(不要分小组诗论,时间宜短)和教师的点拨,明确三首诗

的情感基调。

曹操的《短歌行》:大方、肤浅,朗读时速度稍慢,但不能消沉,更不能悲戚,要读出气势。

曹植的《白马篇》:昂扬,刚健,朗读时速度宜稍快,但不能轻飘,要读出少年英雄的气概。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喜悦,平和,安静,速度较慢,语调宜平,要读出诗人沉醉于田园生活的喜悦心情,决不能大方激扬。

三、师生共同研讨

1、《短歌行》是否以抒发因“人生几何”而准时行乐的消极心情为主?为什么?

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详细语句中得出结论:诗人迫切盼望得到更多的人才,以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燕,心念旧恩”等诗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表现了的博大胸襟。

2、《白马篇》塑造了怎样一个少年英雄形象?

通过仔细阅读诗句,用精确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少年英雄形象:身手灵敏,武艺高强,奋勇杀敌,忠勇报国。

要提示学生,塑造的少年英雄形象中,寄予着自已立志建功立业的雄伟理想。

3、《归园田居》是如何呈现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的?

应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提高其鉴赏力量。

几乎完全采纳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农村中的最寻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舒适、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营造出安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4、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最喜爱哪首诗。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详细分析,谈出自己的某点看法,不要求全面,教师可适当点拨。

《短歌行》是四言诗,另两首是五言诗。四言诗秉承了《诗经》的创作形式和风格,两字一顿的节奏,古朴凝重。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进展起来的。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敏捷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适应汉以后进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灰飞烟灭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短歌行》以抒情为主,运用比兴、引用等手法,曲折细致地抒写了诗人内心简单的情感,塑造了一位求贤若渴的仆人公形象,风格悲凉大方。

《白马篇》通过多角度描写和比方、夸大、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塑造了一位威猛忠贞的少年英雄形象,刚健豪迈。曹氏父子的这两首诗充分表达了建安风骨的特色。

(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他不断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首领。他们以自己的特别身份,吸引了很多文人,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多是注意实际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连续。这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的功业,都是特别剧烈、非常浓重的感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形成了大方悲壮的时代风格。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经常称赞“建安风骨”。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843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