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的中医辨证论治.docx

痹症的中医辨证论治.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痹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概述

(1)概念

“痹”一词的含义是闭塞不通。指阻塞,突出本病主要是由于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所致的特点。

痹病的含义(广义):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稳,邪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闭塞,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

正常生理:经脉气血畅通;脏腑气机升降出入。

病理:邪气阻塞气血运行,阻碍脏腑升降出入,从而形成痹病。

(2)分类

五体痹——皮、肉、筋、骨、脉痹(是中医解剖学概念,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稳,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导致经脉闭塞,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皮肤、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沉重、灼热、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胀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五因痹——风、寒、湿、热、瘀

五型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

五脏痹——肺、脾、肝、肾、心痹

(3)西医疾病范畴

以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为主,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本病的范畴。

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以肢节痹病为主要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1)病因

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正虚卫外不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邪气阻塞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至影响脏腑。

1.1外因

①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受风、暴雨淋湿、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侵袭肌肤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阻塞而发为寒湿痹。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可出现行痹、痛痹、着痹之不同表现。若体内阳气过盛,内有热势,再受风寒湿邪,可转化为阳化热;或风寒湿痹长期不愈,也可渐变为热痹。

②感染风湿热邪:长期居住在炎热潮湿环境,受风湿热邪侵袭,袭击肌肤,阻塞经络,导致气血经脉阻塞,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1.2内因

①劳逸不当:过度劳累,休息不当,精气耗损,卫外不稳;或剧烈运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减弱,出汗过多,外邪乘虚而入。

②体虚久病:老年体虚,肝肾功能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外邪乘虚而入。

此外,暴饮暴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鲜等,导致脾运失常,湿热痰浊内生;或摔打受伤,伤及肢体筋脉,气血阻塞,也与痹证发生有关。

(2)病机

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乘虚侵入人体,留注经络关节,经络闭阻,不通则痛。根据感受邪气的偏盛而分为不同的痹证,如XXX偏盛而为行痹,寒邪偏盛而为痛痹,湿邪偏盛而为着痹,风寒湿邪郁久化热,热邪偏盛而为热痹;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闭阻经络,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等症;病久使正气耗损,病邪由经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症候。

总结:病因:正气不足+风寒湿热入侵。

病机:经络闭塞,气血欠亨。

三、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不分年龄、性别,但青壮年、膂力劳动者、运带动及体育爱好者易患,同时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冰冷、湿润、劳顿及气候变化、节气有关。(2)临床表现:突然或缓慢地自发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肢节痹病的病症学特征。因致病原因分歧,临床表现各别,或游走疼痛、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麻痹;或肌肤麻痹;或肢节灼热而痛,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痹甚著。

(3)舌苔脉象: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涩。(4)辅助检查: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病的诊断。

四、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1辨别寒热:风寒湿痹与热痹。《古今医案按》“湿热与风寒,痹症两大纲”①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特点且发病一般较急;②风寒湿痹则虽有肢体关节疼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及全身发热等表现,多为舌苔白,脉缓,病势较缓,遇阴雨天气常使疼痛加重。

1.2辨邪胜:风寒湿痹中分行痹、痛痹、着痹。

共同----肢体关节肌肉疼痛;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恶风寒;

痛痹----疼痛剧烈,部位固定,遇寒加重,得热则缓;

着痹----疼痛重着,手足繁重,肌肤麻痹。

1.3辨虚实:早期多实,后期虚实同化。

实:风寒湿热,痰浊淤血。发病急,痛势剧,脉实有力;

虚: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病程长,痛势缓,脉虚无力。

1.4辨痰瘀:关节漫肿,结节,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紫暗、瘀斑,脉弦涩。(2)治疗原则:

中药治疗:总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其大法。根据风寒湿热的偏胜,分别着重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清热等治法,痹证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易致气血亏虚,脏腑损伤,则常需扶正祛邪,在祛邪的同时,结合补养气血、滋养脾胃之法,痰瘀阻络者,则需注意化痰祛瘀通络[1]。

另外,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56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