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政策问题构建的非传统参与及战略设计.docxVIP

网络社会政策问题构建的非传统参与及战略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网络社会政策问题构建的非传统参与及战略设计

?

??

?

?

?

?

?

?

?

???

?

?

?

?

?

张丽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6)

[摘要]政策问题构建不仅是描述,更是创造,其本质为一组概念或理论活动,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行为,对其定位准确与否关乎政策问题解决成败。网络社会因其强大的互动性及嵌入性悄然走进政策问题建构的场域,与其伴生的开放性与隐蔽性、反射性与复杂性、权力转移与治理困境呈现了民众态度的政治意蕴,扩展了中介性社会事项对舆情的刺激功能,投影了民众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关系博弈。因此,需要吸纳多元认知,重视问题觉察阶段的民意诉求;创新网络组织,借势问题界定阶段舆论真相;推动利益分析,增进问题描述精准恰当。唯有正视网络社会的非传统参与,积极对其进行战略设计,引导网民合理参与,才能消除问题构建主体间的隔离,矫正传统政策问题构建方向的单一性,提升政策问题建构绩效。

[关键词]网络社会;政策问题构建;反射性;权力转移;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630[]A

[]1007-8487(2015)06-0064-06

[收稿日期]2014-1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11&ZD070);受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南京理工大学)支持。

[作者简介]张丽珍(1981-),女,陕西眉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政策科学与政府管理研究。

政策分析研究及处理的问题为公共问题而非私人问题。一般说,那些影响全社会或者相当部分社会成员的问题为公共问题。政策分析专家威廉.N.邓恩强调在政策分析中,对问题的构建优先于对问题的解决。问题构建关心的主要是问题的性质,本质上为一种概念和理论活动,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行为;问题解决关心的是行动方案的选择及这种方案是否被恰当执行而不是问题的性质。某种意义上,构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需要的不仅是描述,更是创造。问题构建不仅是一系列事件与想法,而且意味着对具体情境某些方面的强调或其他方面的忽略,最终会推动形成某些方面的解决方案。

以往的政策研究不太关注政策问题的性质,问题往往被认为是既定的分析出发点。然而,如果政策分析不考虑政策所指问题的结构特征及环境变迁,政策分析过程则是不完善的,网络社会的不期而至将会加剧这种分析缺陷。政策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也指实践中的不正常状态,即社会生活的实际遭遇与社会共同体正常期待之间的差距或者落差,比如,网络自由与网络谣言的差距、空气污染与美丽中国的差距等等。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转化为政策问题,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三项主要条件:一是某项问题已被多数社会成员感知和觉察;二是社会大多数成员有种被剥夺感并有着强烈的改变现状的要求;三是此问题的解决属于政府当局采取行动的职权范畴。这一从问题感知或问题觉察到问题认定的演变过程就是政策问题构建过程,是对问题进行识别、阐释和界定,兼具客观存在与主观认定双重属性。

问题构建是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对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理论解释、政策建议及说服影响作用,政策问题的正确建构是政策行为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网络社会的勃兴改变了政策问题构建的方式及规律,改善了民众政治参与的可获得性与实际效果,是理论研究者与政府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属性与主要特征

网络世界中,被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界面塑造的主体进入了与对象的一种全新的关系之中,一种隔离但却真实的关系,这种关系使身份面临新的、灵活的、无定论的情况。“作者一读者关系的政治学,从根本上而言,并不在于纸质或电子文本、线性或非线性文本、交互或非交互文本、开放性或闭合性文本等之间的二者选一,而是相反在于,使用者是否有能力将文本转换成一些文本的煽动者(instigator)无法遇见、无法策划的东西。”君主体制下具有亲缘性与依附性的“臣民”,依据电子文本变为积极的、独立的、普遍的主体,通过网络组成属于自己的社会基本组织,对公共空间施加影响。虽然互联网常遭遇非难,但在其中确实存在一个正在成长的、充满活力的草根参与阶层,开启了、增加了、拓展了政治讨论的范围。哈贝马斯把网络的逻辑视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会,正在破裂成为自我复制、自我主导的功能系统中的无序的大众,表示出对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政治团结体系深深的担忧。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数已达到6.18亿,并且快速增长,中国已经形成了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厘清网络社会基本属性及主要特征是分析政策问题的前提之一。关于网络社会的界定有三种倾向,一种认为网络社会是实体社会的延伸;第二种认为,网络社会是完全的虚拟社会;

文档评论(0)

李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是个美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