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干预对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x

团体干预对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团体干预对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

R472A1672-5085(2010)31-0364-02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干预对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团体活动,对照组只药物治疗。入组前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以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训练治疗12月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QOLI-74心理健康因子评分和社会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干预能改善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团体干预分裂症生活质量

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病程迁延,表现孤僻,少语,行为退缩,生活质量差,社会功能受损,重者精神衰退甚至残疾。我们针对长期住院分裂症患者开展多种团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作用,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为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长期住我院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病程10年,年龄55岁,能完成或协助下完成相关技能训练者;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物质依赖者,智力障碍。入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0.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26年,已婚18例,离婚26例,未婚15例,丧偶1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1.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6.86年,已婚21例,离婚25例,未婚12例,丧偶2例。

1.2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研究组进行团体干预12个月,干预方法如下:

1.2.1支持性心理治疗医护人员通过关心、督促、鼓励、指导等形式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1.2.2团体心理治疗将患者男女混合分5个12人小组,每周一次,团体互动,介绍自己,生活经历,讲自己病情及感受;读书,讲故事,发表感想。

1.2.3团体行为技能训练对患者集中突出问题进行集体干预,对生活懒散的患者进行行为矫正,集中训练洗漱,穿衣叠被,打扫卫生等。对孤僻内向的患者督促参与特殊工娱活动,如看电视,打牌下棋,玩游戏,唱歌等活动,并适时奖励。

1.2.4健康知识讲座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一月一次,组织患者参加,讲科普知识,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疾病的转归,讲解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自我认识。

1.3评定办法两组患者,治疗3、6、9、12个月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1]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2]的评定。入组时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1]的评定。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BPRS评分比较入组时两组BPR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9个月时研究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见表1。

表1两组BPRS评分比较(x-±s)

.

注:与入组时比较,P<0.01;两组比较,P<0.01

2.2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入组时GQOLI-74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个月时研究组评分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变。

2.3两组ITAQ评分比较入组时两组ITAQ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个月至12个月时评分提高,治疗9个月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病程迁延,间歇发作,残留症状,长期不能出院,严重者逐渐精神衰退。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积极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团体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团体治疗、团体行为技能训练、健康知识讲座等方法,提高了病人生活情趣,从集体活动中汲取生命活力,改善人际关系,摆脱病态思维的制约,减轻耻感,增强了治疗信心,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改善了病人的社会功能。研究组病人团体治疗,使其社交沟通能力提高,适应性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亦与相关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88-100.263-266.

[2]刘华清,张培琰,尚岚等.精神分裂症的自知力: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J].上海医学,1995,新7:158-161.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