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正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伦理学维度.docxVIP

诗性正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伦理学维度.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诗性正义

中国现代文学的伦理学维度

?

?

诗性正义:中国现代文学的伦理学维度

?正如前苏联结构主义符号学代表人物巴赫金在陀思妥也夫斯基和拉伯雷小说的研究中提出了“狂欢化”、“复调”等著名元理论一样,玛莎·努斯鲍姆(MarthaC.Nussbaum),这位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神学院和哲学系合聘的弗伦德法律与伦理学杰出贡献教授,通过批判狄更斯小说《艰难时世》的葛雷梗及其太太形象,建构了著名的“诗性正义”理论。“文学(诗学)能够培育人们想象他者与去除偏见的能力,培育人们同情他人与公正判断的能力。正是这些畅想与同情的能力,最终将锻造一种充满人性的公共判断的新标准,一种我们这个时代亟需的诗性正义。”(1)玛莎·努斯鲍姆的这一论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文学的独特视角。在玛莎·努斯鲍姆看来,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培育人们的想象、同情和公正判断的能力,通过旁观者的裁判和公正判断,从而走向“诗性正义”。中国现代文学在新文化运动、新文学等新思潮的催化下不断反思“文以载道”等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并在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和众多文学大家的努力下得以开启新程,他们一以“想象他者与去除偏见的能力”,对文学性的本体性追问、对爱与美的伸张,对自由精神的歌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新景,并因此获取了深厚的伦理内涵,彰显出鲜明的诗性正义立场。

?一、“爱与美”:旁观者的裁判

?“一个道德的基本,一个平和的欲求……作者生活的谧静,使作者端庄,避开悲愤,成为十分温柔的调子了。”(2)许多年前,著名作家沈从文对作家冰心的这一评价极富见地。众所周知,一代才气斐然的作家兼诗人冰心,从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小说《两个家庭》到年近九旬时发表的《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爱”始终是她文学创作的主题。“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等震撼人心的话语正是这位“世纪老人”对其创作生涯的最好注脚,也成为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在小说《最后的安息》中,冰心塑造了一个因由“爱”获救的女性形象。童养媳翠儿在道德枷锁重压下备受摧残,在惠姑给予她“爱”同时,她也获得了精神世界的新生。“心中更渐渐从黑暗趋到光明,她觉得世上不是只有悲苦恐怖,和鞭答冻饿,虽然婆婆依旧的打骂折磨她,她心中的苦乐,和从前却不大相同了。”小说以翠儿惨死告终,但爱的笼罩下却使翠儿获得了精神的“最后安息”,“爱”也由惠姑世俗的“恩典”走向了精神的“拯救”。而小说《烦闷》则深入地表现了母爱的圣洁,近乎“圣母颂”。爱的神圣性在超越现实情境状态下,抵达了更高的心灵世界,走向“梦的天真”乐园。“我要往一个新境界去了,那地方只有“和平”,“怜悯”和“爱”,一天的烦愁,都撇下我去了。”《一个军官的笔记》更是将这种爱推向了极致。“灵魂获救绝不仅仅指某种超越死亡的状态;而使之灵魂的终极追求获得满足,灵魂只有与自己及其上帝商定的完善得以实现。”哲学家西美尔指明了“爱”对于人生的宗教意义,正是从此意义上冰心力图建构的“乐园式”的爱,具有了宗教维度。

?如果说,冰心通过“问题小说”提出了“爱的哲学”命题,许地山针对艰难时世开出了“宗教调和”的“药方”,王统照希望通过文学家的努力达到“爱与美的实现”,沈从文则通过对自然生态的歌赞,写出了“纯净的爱”,再到梁实秋、林语堂和陈西滢等倡导的美文风潮,更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倾向。作家许地山在《缀网劳珠》、《东野先生》、《玉官》等小说中塑造的各色主要人物,以“上天所赋的”的“慈悲心情”和近乎受难的方式宽有世事,成为一个圣洁的“救世者”,其间可见许地山的慈悲心怀和爱的挚诚,用杨剑龙的说法就是“尽心尽意地构写爱的篇章,无论是描写宽恕他人的爱,还是描写牺牲自我的爱,抑或描写爱人如已的爱,都充溢着基督教的色彩。”王统照将“爱”和“美”视为人生要义,“交相融而交相成”的,“爱而不美,则其弊为干枯为焦萎,将有凋落之虞。”在小说《微笑》、《一叶》、《十五年后》等小说中,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沈从文则获取了“美和爱的新宗教”,宣称要“走一条从幻想中达到人与爱与美的接触的路”(《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一卷后序》。

?爱与美进入现代小说视阈并形成一种诗性精神,不仅扩展了现代小说的表现主题,而且丰富并提升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诗性认识。努斯鲍姆运用“旁观

者理论”论证其对于公正裁判的重要性。旁观者只有具备公正的、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应该充分了解事情的真相、应该具有与他人同情共感的能力等条件,才能进行公正的裁判。面对新旧文化碰撞,中西文化交融,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残酷现实,中国现代作家群以“旁观者”身份,通过“爱与美”的抒写,拯救人们的心灵,救赎人生苦难,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裁判。

?二、想象与同情:正义的生成

?“基于情感的诗性正义能够给我们带来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