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docx

心理护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心理护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检验科进行静脉采血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变化以及患者的抽血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抽血反应情况对比常规组患者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在检验科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抽血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静脉采血;效果

[]R2[文献标号]A[]2095-7165(2018)22-0249-01

静脉采血是医院体检的一种常规操作,但部分患者在抽血过程中易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致使抽血工作无法顺利开展[1]。而有研究表明,对静脉采血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心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抽血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抽血工作的效率。本次,我院以80例静脉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检验科进行静脉采血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为6~65岁,平均年龄为(35.46±10.34)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为7~64岁,平均年龄为(35.21±10.4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抽血姿势,检查试管是否存在破损等。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此时的内心想法和感受,通过为患者讲述采血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采血工作的认知和了解,进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抽血反应现象的发生。(2)采血中护理:在采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采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事项,并引导患者握紧拳头,直至采血结束[2]。(3)疼痛护理:由于静脉采血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采血过程中患者会因为疼痛心理而产生紧张、焦虑的诸多不良情绪,不利于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护理人员可通过一些相应的方式转移抽血患者的注意力,也可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减少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受。(4)采血后护理:采血结束后,叮嘱患者用医用酒精棉按压穿刺部位5min以上,避免穿刺部位出现瘀血或出血现象。

1.3观察标准

1.3.1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

运用焦虑自评表(SAS)对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

1.3.2两组患者发生的抽血反应情况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患者的抽血反应情况分为以下三种:(1)轻度:患者完成抽血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2)中度:患者完成抽血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且伴有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的现象。(3)重度:患者完成抽血后,除中度抽血反应外,还存在四肢抽搐、口唇发绀的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由X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

静脉抽血是临床医学上用来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科学依据,而对静脉抽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抽血过程中的不良情绪,继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使抽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3]。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静脉抽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为参照对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抽血反应情况对比常规组患者有显著的改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对静脉抽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抽血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和运用。

Reference

[1]刘甫平.心理护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必威体育精装版医学信息文摘,20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