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04/271试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原则山西省CDC艾滋病确证中心试验室郭晓黎第1页第1页
/04/272概述试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发展试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原则发展第2页第2页
/04/273概述试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技术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在开展生物武器、化学武器试验室研究中,为了预防生物因子(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毒剂泄漏逃逸到试验室外环境,研制了一系列防护装备和设备,如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生物安全柜等;建设了BSL-3试验室和BSL-4试验室等。第3页第3页
/04/274概述试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原则发展试验室取得性感染调查病原微生物生物危害试验室生物安全第4页第4页
/04/275概述1951,1965,1976-SulkinandPike调查了5000多个试验室,发觉累计试验室相关感染3921例;病原微生物试验室取得性感染最常见病原微生物有:肝炎 布氏菌病 肺结核 野兔热(土拉弗氏菌)斑疹伤寒 委内瑞拉马脑炎(VenzuelanEquineEncephalitis)第5页第5页
/04/276概述在3921例试验室相关感染中,对造成感染原因分析发觉:低于20%试验室取得性感染与已知事故相关;80%汇报事例与试验室工作人员暴露与感染性气溶胶相关。第6页第6页
/04/277试验室相关取得性感染原因小结80%是不明原因感染。20%感染原因是明确。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造成感染最多4种试验室事故溢出和泼洒针头和注射器锐器、碎玻璃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咬伤或抓伤http://www.weizmann.ac.il/safety/bio2.html第7页第7页
/04/278病原微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定义1979年,美国试验室生物安全专家Pike在他一篇评论中指出:生物安全知识、防护技术和设备对预防大多数试验室感染发生是非常有用。第8页第8页
/04/279病原微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定义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试验室中有害或有潜在危害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用防护办法(硬件)和管理办法(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安全防护目的。第9页第9页
/04/2710什么是试验室生物安全?当原则试验室操作不能有效控制原体或试验室操作程序也许带来相关危害时,必须采用其它办法来填补。这些必要办法包括:试验室设施(工程特点)、安全设备和管理办法等硬件和软件。病原微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定义第10页第10页
/04/2711概述遗传修饰微生物体生物安全问题重组DNA技术包括到组合不同起源遗传信息,从而创造自然界以前可能从未存在过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microorganisms,GMMs)。最初,在分子生物学家中有些人紧张这些生物体可能含有不可预测不良性状,一旦从试验室逸出将带来生物学危害。这种紧张在197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西洛马市召开科学会议上成为焦点,会议上讨论了重组DNA技术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第一个重组DNA技术指南。25年多研究经验证实,在进行了适当危险度评定并采取了适当安全办法以后,能够安全地进行遗传工程工作。第11页第11页
/04/2712一、国际组织和国外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指南WHO《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88年第一版,1993第二版,第三版;欧洲经济共同体(EEC)EEC委员会指令93/88对微生物危险等级分类第12页第12页
/04/2713WHO《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结识到安全,尤其是生物安全,是一个主要国际性问题,在1983年就出版了《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LaboratoryBiosafetyManual)第1版。该手册勉励各国接受和执行生物安全基本概念,并勉励针对本国试验室如何安全处理致病微生物制定操作规范。第13页第13页
/04/2714WHO《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在第3版中,阐述新千年所面临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保障问题。在下列几种方面增长了新内容:危险度评估、重组DNA技术安全利用以及感染性物质运送。世界上最近发生事件表明,由于蓄意滥用和排放微生物因子和毒素,公共卫生正受到新威胁。因此,第3版也简介了生物安全保障概念——保护微生物资源免受盗窃、遗失或转移,以免因微生物资源不适当使用而危及公共卫生。第3版中还包括了1997年WHO出版《卫生保健试验室安全》中相关安全内容。第14页第14页
/04/2715WHO《试验室生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