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docx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

?

?

(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342800)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CT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情况。结果患者肿瘤发生位置为:1例肿瘤体部,5例头部,4例胰腺尾部,1例巨大肿瘤患者,具体位置无法确定。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各个检测项目CT检查阴性和阳性例数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临床诊断

R2【文献标号】A2095-7165(2015)09-0283-0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近年来逐步受到病理科、放射科和临床医师关注的新型肿瘤实体,且其组织发生机制尚无统一认识,由于该疾病的发生率较低,因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声像图表现还未被人们正确认识。本次医学研究就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55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45.4±6.5)岁。患者临床症状包括: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感,夜间进食后症状加重,以及腰背部放射痛,体检中可见腹部肿块。

1.2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所用CT检查设备为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电流管为自动毫安,管电压为120kV,扫描速度为0.35s/r,螺距为0.984:1,准直宽度为0.625×64,重组层厚为0.625mm,层厚为5mm,以碘海醇350为对比剂,总量为100ml,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由肘前静脉注入,注射速度为4ml/s,从周静脉团注后150s、65s、25s屏气扫描。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0.05,可以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全部11例观察对象中,1例肿瘤位于体部,5例位于头部,4例位于胰腺尾部,1例巨大肿瘤患者,病理检查确诊为胰腺来源,具体位置无法确定。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各个检测项目CT检查阴性和阳性例数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PR(生殖细胞来源),CD56,Syn,NSE(神经内分泌来源),CD10,ACT,AAT,Vim(腺泡细胞来源)均为阳性。本次医学研究中,笔者对SPTP患者的CT声像图表现进行了如下的定性诊断分析:第一,各个部位的肿瘤均无和冰雪胰管扩张和总胆管扩张现象。第二,肿瘤外部通常存在完整的包膜,包膜厚度在2mm至4mm之间,边缘光整,与胰腺分界清晰,增强后强化明显,包膜内壁光滑,包膜较为均匀。第三,大部分肿瘤的来源是胰腺,且表现为分叶状,形状为椭圆形或是圆形。第四,肿瘤通常为实性结构,包膜下存在囊性成分。第五,囊实结构比例相仿或囊性结构为主的肿瘤CT表现为:实行部分可见实囊部分相间或是附壁结节分布。第六,肿瘤内同时存在囊性和实性结构,CT平扫可见低密度或是等密度的实性结构,造影检查证实增强前后囊性部分扫描均呈低密度,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1]。

SPTP患者的CT诊断需与假性囊肿、胰腺癌囊变、囊腺癌及胰腺黏液或浆液性囊腺瘤等疾病相互区分,具体CT表现差别为:第一,囊腺癌:原发数个小子囊或单个大囊,子囊位于大囊外,大囊直径在2cm以上,囊内存在少量的实性组织,且存在弧状或线状的分隔,无强化效应,囊内为均匀水密度,囊壁局限性增厚,囊壁黏膜上附着的肿物向腔内乳头状突起。增强后可见结节、囊壁及分隔部均明显强化。CT检查证实囊壁有钙化,且表现为不连续或斑点状[2]。第二,黏液性囊腺瘤:CT扫描证实为原型或是卵圆形,囊内或囊壁可见不规则或壳状钙化,增强后轻度囊壁强化,囊壁厚度小于1cm,且厚薄不均,囊分隔菲薄呈直线状,瘤体多为大单囊,少数包括数个单囊,轮廓光滑、无分叶,CT值与水密度相近。第三,浆液性囊腺瘤: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是分叶状,增强后肿块强化不规则,中央可见特征性的日光放射状钙化或是不规则条片状钙化,肿块密度从肌肉样到水样密度不等,边界清晰[3]。

Reference:

[1]穆焕晨,徐传斌,郑宏秋等.2

文档评论(0)

159****4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