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docx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题:3.1.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时

1

授课年级

初三

课标要求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能基于真实情境,从原子、分子的视角分析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

教材

分析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具体包括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一基本概念。这一课时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入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步,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和原子,强调物质是由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形象化的描述和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这一认知过程不仅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可分性,还为他们奠定了理解物质微观构成的基础。

教材接下来重点介绍分子的三个重要性质:首先,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性质将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闻到花香等扩散现象;其次,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这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到微观粒子的小尺度特性;最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这一知识点为学生理解物质状态的改变等提供了微观解释。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这些核心概念展开,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科学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微观粒子的存在及其性质。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还培养了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及初中生物、物理课程中,他们已经接触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然而,这些接触多是宏观上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变化及其性质,但对物质的微观构成仍然缺乏深入的认识。对于分子和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往往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尚未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的化学概念。

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子、原子的直观认识。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并进一步了解这些粒子的性质(如分子的不断运动、微小的质量和体积、分子之间的间隔),可以逐步培养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实质,理解更复杂的化学概念和反应机制。

总之,本课时的教学不仅要弥补学生在微观认识上的不足,也要为他们今后学习和理解化学理论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科学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微观粒子的存在和特性,从而增强他们对化学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掌握分子的基本特征。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点: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核心素养

化学观念:学生通过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初步形成了物质微观结构的化学观念。这为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微粒(分子)的性质(如分子的不断运动、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学生发展了从宏观现象推理到微观本质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是科学探究和理解复杂化学现象的重要基础。

科学探究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和实例观察,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验证微观粒子的存在及其性质,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们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和客观分析,从而逐步形成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开场白】头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如果将一根头发不断地剪短,剪短到人的眼睛无法直接分辨时会得到什么?

【视频引入】走进头发的微观世界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视频看到了头发在微观世界的样子,发现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分解成了更小的部分。其实,不仅仅是头发,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更小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交流讨论】你知道如何解释以下现象?

①走过花圃,人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②湿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变干?

③蔗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消失?

【学生1】是因为扩散,分子热运动

【过渡】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实验当中的现象吧!

【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