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黄宏.docx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黄宏.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黄宏

?

?

摘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抛弃“教师权威”,始终树立师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的观念,而不是强行灌输,还要以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教学是近年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何谓创新思维?创新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个人更新已存知识和经验,提出新的问题。创造新颖的思维过程,是一种不受已存方向限制,不受思维拘泥的新的思维方式。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把握实际操作,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教学,学会想像,学会创造。如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就让学生自制了底面半径和高各不相同的一个圆柱体,准备了直尺和剪刀,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都受到启发。一会儿,有一个学生又提出了不同剪法。他说:“我没有用直尺,是随便剪的,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是我试了试,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做示范)也就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及时给予表扬:“你的设想真精彩,这是一种创新。”

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现了新知,掌握了新知,体验到了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与解决的快乐,提高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

二、强化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指对问题的处理没有固定模式,存在着各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任何发明和发现,首先是建立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练习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或有多种答案的“开放性”题目。

三、启迪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是求异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挖掘教材素材,精心设计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侧面、途径思考问题,探讨规律。要善于收集学生学习的条件信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从一个粮仓先运出总数的1/3后,又运进20吨,这时粮仓的存粮相当于原存粮的3/4,粮仓原有粮多少吨?”时,我首先很快想到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寻找解答方法,有的直接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别人。学生不断转换思考角度,思维求异活跃,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解法:(1)20pide;(1/3+1/4-1);(2)20pide;[1/3-(1-1/4)];(3)20pide;[3/4-(1-1/3)]。

正在大家兴高采烈之际,一个平时不出众的同学举手说:“我还有一种解法,20pide;[1-(1-3/4)-(1-1/3)]。”一些同学嘻嘻地笑了,对他的想法有些不屑一顾。我让他到黑板前边画边讲。讲完后,同学们都用敬佩的眼光注视着他,我也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创设情境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问题,主动探索规律性的东西,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爱学、会学。教学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因为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只有满足他们这种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反之,就不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设置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年、月、日”的知识时,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近几年的年历卡及有关“年、月、日”的小知识。讲课时,放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年历卡分组列表调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了一年中31天的月份叫大月,包括(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一年中30天的月份叫小月,包括(四、六、九、十一),但是二月份的天数上出现了争议,有的小组汇报他们拿的那张年历卡上二月份29天,有的小组汇报则是28天,针对这一问题让他们小组合作、观察、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二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9天的那一年是闰年。最后我教给学生一个歌谣,让他们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知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地探索、观察研究、点拨解决。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

文档评论(0)

159****1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