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简答14页.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试述牙周病学的临床地位。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其患病率高居龋病之上。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成为突出的保健问题。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对公众加强健康教育和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和规范治疗。

举例:口腔临床医学中有很多疾病的治疗与牙周组织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健康的牙周组织是口腔内各种治疗的基石,牙周病影响牙齿修复体的美观、良好的正畸治疗效果,种植牙的成败。

另一方面,设计和制作不当或维护不良的修复体、正畸装置以及种植牙等均可对牙周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使原有的牙周病变恶化。因此,牙体和牙列的修复、正畸治疗、种植牙、牙颌面手术等均应在原有的牙周病变得到控制并保持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方可进行,设计操作更应注意保护牙周组织,维护牙周健康。牙周炎会导致牙龈退缩、牙齿病理性移位、牙松动甚至造成牙列缺损或缺失,影响功能和美观,需要多学科设计和治疗。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和疾病互相影响,密切关联。牙周病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早产儿、低体重儿、糖尿病、呼吸系统感染;全身疾病也可能影响牙周组织,例如糖尿病、精神压力、骨质疏松症、吞噬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异常等可以成为牙周病的全身致病因素。因此口腔科医师将口腔和牙周组织视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临床中兼顾局部和全身,预防和治疗,牙周和口腔其他疾病,维护公众的口腔和全身健康。

附着龈的宽度及测定

附着龈为与游离龈相连续的角化龈。缺乏黏膜下层,而由富含胶原纤维的固有层直接紧附于牙槽骨表面的骨膜上,血管较少,因此,附着龈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少数正常人的附着龈有色素。正常附着龈的宽度因人、因牙位而异。

上颌前牙唇侧最宽,约3.5-4.5mm;

后牙区较窄,由于颊系带的附着多位于第一前磨牙,故该区的附着龈最窄,约1.8~1.9mm。确定附着龈的宽度首先要确定其上下界,上界即为游离龈和附着龈的边界(龈沟底),下界为附着龈与牙槽黏膜的边界(膜龈联合);

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膜龈联合的位置在人的一生中基本是恒定的。牵动唇、颊,同时观察黏膜的移动,即可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从而测量附着龈的宽度。

龈沟,龈袋,牙周袋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龈沟:游离龈是指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它游离可动,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为龈沟。

龈袋:牙龈有炎症水肿和增生,龈缘移向冠方,此时结合上皮的位置如果不变,则没有附着丧失,出现假性牙周袋或称龈袋。

牙周袋:患牙周炎使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即原来的龈沟底处)与牙面分离,使龈沟加深而形成牙周袋。

(2)联系: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是牙周炎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牙龈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使龈沟加深,形成假性牙周袋;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根表面分离使龈沟加深,则形成真性牙周袋。

4.牙周病的宿主易感因素有哪些

牙周炎的宿主易感因素又称为危险因素或全身因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口腔卫生情况:牙菌斑、牙石量与牙周病呈极明显的正相关。

性别:一般男性重于女性。(3)年龄:老年人的牙周附着丧失重于年轻人。

(4)种族:青少年牙周炎有明显的种族倾向,黑种人患病率较高。

(5)社会经济状况:高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者,患病率较低。

(6)吸烟:吸烟是一个牙周病发生和牙丧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7)咀嚼槟榔习惯:此习惯可加重牙周炎的症状。

(8)全身疾病: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可加重牙周病。

(9)微生物:某些微生物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式菌的感染。

(10)牙周病史:过去有牙周炎病史,且不能定期接受治疗者。

5.牙周病的三种致病菌

引起牙周炎的致病菌有:伴放线聚集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坦氏菌等。其致病机理如

⑴伴放线聚集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包括3个方面:

①降低宿主抵抗力:它是唯一能分泌白细胞毒素的细菌,白细胞毒素可损伤人牙龈内和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白细胞死亡,释放溶酶体,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

②骨吸收作用:它具有内毒素,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白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可通过膜泡释放到细菌外,造成牙槽骨的吸收;

③组织破坏作用:能产生细胞毒素因子和成纤维细胞抑制因子,能抑制牙周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胶原能降解牙周组织中的胶原和结缔组织,促使附着丧失,形成牙周袋,破坏牙周组织。

⑵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包括:①有关附着和凝集的因子:细菌附着于宿主组织细胞是致病的先决条件,它分泌的一些因子直接起着粘附分子的作用;

②抵抗宿主先天性免疫系统:牙龈卟啉单胞菌是能阻断防御反应的关键步骤,并能抑制免疫细胞因子在牙龈细胞上的表达,从而逃避或抑制宿主对细菌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保护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 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