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汉语的十种修辞
转:语言文字周报杨剑桥
古代汉语的修辞,大多数与用典有关。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
实”,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
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
用典就是运用典故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一般来说,
典故都有确定的典源。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
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熟知、积累、掌握一定数量的典故;另一
方面,我们也要了解古汉语特殊的修辞方式及其一般规律。现就古代
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例举如下:
一、引用。
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
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
援古以证今”。
1.修辞效果:
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②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
①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熟语、格言、俗语、谚语、歌谣
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1: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
布列传》)(引用谚语)
例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巫峡》)(引用歌谣)
②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例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
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引用
历史人物、故事)
例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尘暗
旧貂裘”是引用苏秦游说秦国的故事。)
③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例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
子·梁惠王》)(引《诗经》,是明引。)
例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
行”引自《易经·复卦》,未说明出处,是暗引。)
④改引:把原作略加改动,或只取一句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
例1: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杜
甫《饮中八仙歌》)(左相,即李适之,最后一句就是将李适之的两
句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点化而成。)
例2: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韩愈《送孟东野序》)
(“荒唐之辞”引自《庄子·天下》,原文作“荒唐之言”。)
二、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①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②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比喻的分类:
①明喻。明喻一般都用“犹”“若”“如”等词语加以表明,很
容易辨别。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
子·梁惠王上》)(“犹”,好像,好比。)
②暗喻。暗喻没有比喻词,直接表述,我们阅读时要把它当作比
喻来看待,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刀俎”喻项羽一方,“鱼肉”喻刘邦一方,形象化地说明了敌强
我弱的形势。)
例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判断句,谓
语部分为比喻。曹操就像豺虎一样。)
③借喻。不说出本体,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例
如: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
(“白雪”喻“蚕丝”,“黄云”喻“稻谷”。)
④博喻。就是连续用很多比喻句来说明同一事物,其中也有明喻、
暗喻之分。
例1: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
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四句明喻连用)
例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
铸《青玉案》)(三句暗喻连用)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代称
与比喻不同,比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甲、乙之间要有相似性。
代称是直接代替,不管像不像的问题。
1.修辞效果:
①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2.代称的分类:
①用事物的性状、特征或标志来指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