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综合实践教学模板.docx

六年级苏教版综合实践教学模板.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苏教版综合实践教学模板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诗词三个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习俗和诗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发展以及相关习俗和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发展以及相关习俗和诗词。

难点:深刻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通过播放清明节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2.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清明节的来历、发展以及相关习俗和诗词。

3.课堂讲解:

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发展以及相关习俗和诗词。

4.例题讲解:

教师通过讲解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使学生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5.随堂练习: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6.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清明节的看法和感受。

7.成果展示:

各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8.板书设计:

板书清明节的相关知识点,如来历、发展、习俗、诗词等。

9.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清明节的认识和感受。

答案:略。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

1.清明节的来历和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清明节的历史背景、起源以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清明节的习俗:需要重点关注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如扫墓、祭祖、踏青等,以及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3.清明节的诗词:需要重点关注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重点难点细节补充和说明

1.清明节的来历和发展:

清明节起源于周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人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后来与清明节合并,成为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在农历三月,是春季的中期,正是万物生长、万象更新的时节。这个时节,人们把寒食节的面食改为寒食寒不动的青团,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形式。

清明节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人们通过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培养了后人的孝道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有丰富多彩的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扫墓祭祖。扫墓是为了清除墓碑上的尘土和杂草,表达后人对于先人的敬意。祭祖则是为了纪念先人,感谢先人的养育之恩。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还会踏青、放风筝、吃青团等,这些习俗都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扫墓祭祖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精神。踏青则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放风筝则是人们用线牵着风筝,让风筝在天空中飞翔,寓意着人们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愿望。吃青团则是清明节的传统食品,人们用糯米和艾草制作青团,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繁荣。

3.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节是诗人墨客挥毫泼墨的美好时刻,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还有很多,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节钱塘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通过学习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先人的怀念。这些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

三、教学目标重点解析

1.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发展以及相关习俗和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重点关注清明节的历史背景、起源、习俗和诗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通过学习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相关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

文档评论(0)

158****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