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VIP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情串景。体会作者的情感,梳理文章所写的景物、人物、事件。

2,以语悟情。圈点批注,品析语言,感受“滋味美”“人情美”和“氛围美”。

3,以诗解语。了解汪曾祺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圈点批注,品析语言,感受“滋味美”“人情美”和“氛围美”。

教学难点:

了解汪曾祺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板书:昆明的雨汪曾祺)

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是四十年后,汪曾祺回忆昆明的雨时写的一首小诗。

四十年前的一场雨,让汪曾祺和朋友困在了路边的小酒店里,午后和朋友小酌赏雨的情景让他记忆犹新,恋恋不忘。昆明是汪曾祺的第二故乡,自1939年起,汪曾祺在昆明学习了七年之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昆明给了汪曾祺安全感,让他能安心的学习,也能去发现生活之美。特别是昆明的雨,让作者一生都不能忘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深情满怀的散文。

二、以情串景。

1、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勾画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的句子。

2、作者想念昆明的雨中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跳读全文,勾画出文中的景物、人物和事件。小结一下,本篇散文的内容有不同的景物、人物和事件。这些素材分散在全文的各个地方,这么多零散的素材,作者是怎么把他们串联在一起,形成一篇文章的呢?这就是作者想念的情感。素材虽然零散,而中心却很集中,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3、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答案组织在一起,这篇散文就变成了一首小诗。有感情的朗读小诗,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浓浓的想念之情。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雨季中——极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黑红黑红的杨梅,和带着露珠的缅桂花。想念那——买杨梅的苗族女孩,和买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想念那个雨天——在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我想念昆明的雨。

三、以语悟情。

作者在第五段中说,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为什么使人动情呢?因为昆明的雨中有“滋味美”“人情美”和“氛围美”。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圈点批注,品味作者透过语言传达的情感。

滋味美:批注有特殊用法的标点所传达出的作者情感。

人情美:我们批注表现细节的词语传达出的人物性情。

氛围美:批注景物所营造出的氛围特点。

四、以诗解语。

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汪曾祺和他的朋友坐在小酒店里。一条小街,一个小酒店,一碟猪头肉,半斤酒,一个土瓷杯,几只鸡,一架木香。小街是不起眼的,小酒店也是不起眼的。瓷杯是最普通的土瓷杯,木香花是小河沿岸到处都有的,再加上前文中描写的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和缅桂花。这些都是昆明最常见的事物,作者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像唠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读起来平平淡淡,却饶有趣味,这就是汪曾祺的语言特点——淡而有味,这就是汪曾祺对昆明的情感。

五、朗读并品析一句平淡的话。(可以从修辞等角度)

①比喻句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

“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

思考:这些比喻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从中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情感?我们如何朗读呢?

这些比喻都是将生活中的事物作为喻体,明白易懂,又具有生活趣味。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朗读时,要读的生活化,读出喜爱之情。

②对比句

“青头菌比牛肝菌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中吃不中看”与“中看不中吃”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

思考:这些对比句除了掩饰不住对昆明的雨季的菌子、果子、树的长势旺盛、硕大的赞美之外,还表达了什么?可重点分析一下“格调”以及为何强调“中吃”与“中看”的问题?怎样读好这样的对比句呢?

六、补充背景资料:

联大的学生自然也是贤愚不等,但多数是比较正派的。那是一个污浊而混乱的时代,学生生活又穷困得近乎潦倒,但是很多人却能自许清高,鄙视庸俗,并能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并不颓丧灰心。

——汪曾祺《泡茶馆》

这里作者旨在强调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格调,无论是作为菌子被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还是作为人,一定要做那种“哪怕不中看,也要中吃的”。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文情怀,内外兼修固然好,但退而求其次时,我们要坚定的选择宁修内,勿求外。保持初心,坚定内心。正如他自己所说:“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并不颓丧灰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