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解析版).docx

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是随着文字文本一同留传下来的文学遗产及其人文思想。这些核心的人文思想,文明精神要素,也在一次次的编纂、注疏中得以阐发、突显。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论语》蕴含着具有永久价值的人文思想内容,它才能不断地启发后人,被后人不断地继承、弘扬,每每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论语》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道德、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孔子的文学思想与艺术精神,也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最直接、最显明的论说。孔子把学习“诗”“乐”,放到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地位,认为“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不学诗,无以言”。他把“文”列为“四教”之首位,“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尽管这里的“文”多指“文献”,但文学、文字、文章、文化的意义也是不能排除的。孔子把“诗”和他的政治学说的核心“礼”并列,“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道德修养、言辞应对等多方面说明学习文艺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文学的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做了全面论述。孔子主张“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现欢乐和悲袁的感情应该适度,不能过分;反过来,认为无度的郑声“淫”是应该摒弃的,主张“放郑声”,这是孔子思想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他还提出“思无邪”,确立了儒家评诗的标准;倡导“中和”之美,建立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统一的观点,这些,都是开创性的。

孔子的文学观与他的教育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紧密相联。孔子在仁爱的基础上,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诗解礼,诗礼互解。行为与言谈,作文与学诗,都要守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美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结合,“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也强调中和之美、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就是既不是不及,也不是过,而是恰到好处,折中矛盾,反对极端,是中正、平和,是“允执其中”,表现在文学艺术上,就是一种中庸之美,中和之美,当然也是一种克制之美。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首先己方要克制、要理性,不要走极端。在国际关系中,就是注重协调各方利益,在合作共赢中创造和谐关系,所谓“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文学观中的仁、礼、中庸、和、美善统一等思想核心,事实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基本要素,惠及后世,也将会对当今世界文明有所贡献。

孔子教育弟子学习,强调学诗,学乐,还与人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把学习与修养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这也是其一大特点;这也正与我们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推进相契合。

(摘编自《论语中的人文思想与文明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核心的人文思想、文明精神要素,在一次次的编纂、注疏中得以阐发、突显。

B.孔子“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的说法,表明孔子把“诗”和“礼”并列。

C.孔子的中和之美。中庸之道,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上,还表现在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上。

D.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思想,与我们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推进相契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了中心论点,认为孔子《论语》中的人文思想和文明精神影响深远。

B.文章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方法,在阐述观点后,引用《论语》原文,并加以阐释。

C.文章第二段举孔子主张“放郑声”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诗,可以兴……可以怨”。

D.文章最后一段将孔子对弟子的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每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只因为其思想被后人不断地继承,弘扬。

B.孔子“文,行,忠,信”中所说的“文”,指的是“文献”,而非今天人习惯理解的文学。

C.孔子文学观中的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