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驱动】

1.读准字音和停顿,画出你喜欢的诗句。

2.了解三首词涉及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3.思考:(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是如何描写场景的?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

(2)仔细品味《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3)辛词长于用典,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他运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熟读并背诵这三首词。;【素养目标】

1.知识拓展与延伸:了解宋代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三大词人,了解词作背景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2.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炼字的技巧,赏析衬托、虚实结合等手法的运用。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典故使用、借景抒情的技巧,了解诗歌赏析的路径。

4.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白“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道理。;;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而词的标题则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B.词的结构一般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一般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其中90字以内为小令。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钻。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D.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解析】选B。58字以内的词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3.(1)完成下面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脉梳理

答案:①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②早生华发,人生如梦;(2)完成下面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文脉梳理

答案:①英雄②草率③升平④廉颇;(3)完成下面对《声声慢》的文脉梳理

答案:①风急②雁过③梧桐④细雨;文本研读探究;2.简要赏析《声声慢》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明确】“急风”“大雁”“菊花”“梧桐”“细雨”等意象都具有感伤的特点,它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成为承载词人悲愁的情感符号。这些意象正契合了词人的失意与愁苦,让伤感的李清照在心理上间接经历了衰残灭亡的体验,从悲秋意象中觉出生命所共有的哀伤以及对过去事物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悲哀,使得愁情的抒发更为深刻。;研读任务二: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的使用意蕴丰富,请根据相关提示,完成表格中的内容。;【明确】

;名句关键;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运用对比,使词意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深沉。试举例分析。

【明确】①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赞孙权力抗曹操,建风流业绩,江山本应代有才人出,叹孙权之流不再有,抒发对南宋统治者萎靡不振的不满情绪。②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③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④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对比,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意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深沉,形象更加鲜明生动。;5.《声声慢》这首词融情于景,借秋景以渲染愁情是本词的最大艺术特色,试简要分析。

【明确】全词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冷容易致病的天气,还是单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显得格外深广深厚。;研读任务三: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认为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除,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呢?

【明确】苏轼一生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爱国为民,建功立业是其最高政治理想。即使在此时,他也未想到及时行乐,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我安慰,并不甘于消极,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词人此时已年近半百,功业未成,“早生华发”的感慨是在词人与周瑜的对比之后发出的(周瑜在年仅34岁时就指挥了赤壁之战,名垂青史),其实这种对比的本身,就是词人追求奋发向上的积极表现。;所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对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廉颇之事作结,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佞当道,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情,却没有英雄用武之地,悲愤溢于言表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