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逻辑思考的美国作家.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用中国逻辑思考的美国作家

?

?

用中国逻辑思考的美国作家

2014年9月10日,何伟带着他的新书《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回到北京。2007年离开后,这是何伟第3次来中国,他调侃自己的中文混合了四川话、英文以及阿拉伯语。何伟笔下的中国曾被评价为一些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真中国,这得益于他活跃的平民生活。他是一个优秀的写作者、耐心的采访者,富于好奇心、幽默,既为作家,绝不能接受不独立的生活。棕黄色的短发稳稳地止步于耳朵之上,日常装束是宽松的T恤、休闲裤,一顶鸭舌帽,还有口袋里的笔和笔记本。即便是9月10日这天在时尚杂志举办活动的漂亮舞台上,一身西装的何伟仍然一边说话,一边随性地反复走动,偶尔几秒沉默,翻翻手中一摞打印好的讲稿。从这些也可推想,这个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作家的日常生活远没有为时髦的现代生活方式所打扰。他感受到了传统媒体的衰落,但显然并未传染上传统媒体人的焦躁,正像“记者是否不应该用第一人称写作”这样的问题从不曾出现在他的清单上一样。

记录中国社会,这本不在何伟的计划之中。1969年出生的美国人PeterHessler立志要当个作家。1996年,他来到涪陵支教,取了何伟这个中国名字,这两年的经历被他写成了《江城》一书,同时他成为了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在中国一直待到2007年。他的写作常被提及的特点是,主角多是普通人,幽默有趣,以及,接地气。不仅美国人,中国人也爱读他写的东西,惊叹一个外国人怎么这样了解中国人。何伟说,来中国之前,他对这个国家几乎不怎么了解,也没去读研究中国的书,他喜欢不带偏见地实实在在去接触普通人,然后耐心点,当然,幽默感也很重要。

关于如何才能让写作不陷入模式之中,何伟的方法是永远保持一个新鲜的角度。“我开始写作的时候不是记者,我在涪陵是个老师,以前是研究文学的。所以对我来说,这条路不是太传统。所以我和传统的记者不太一样。我离开中国也是因为我要保护这样的角度。因为在一个地方太久,会没有什么新鲜的角度。我去埃及就是因为这个。学习新的东西,不要在一个地方太舒服,不要像个本地人。我觉得一个地方待五六年比较好。”

从《寻路中国》、《江城》到《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何伟的作品,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写中国的纪实标杆之作。媒体评价他的作品说:“他笔下的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何伟擅长写中国的普通人,而且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何伟披露,他的秘诀就是耐心。“我去涪陵的时候,我提醒自己,要有耐心,如果什么不习惯,东西不好吃啊,要有耐心。现在我练就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幽默感。在埃及也是这样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开玩笑,说自己和奥巴马是最好朋友什么的。幽默感很重要的。”

《奇石》一书中的故事跨越了12年的时光,其间何伟从单身变成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父亲,他也曾在三个国家安了12个家。也许是自己的生活历经变数,他“总爱描写那些同样处于变动之中的人们”:移民、迁徙、探寻者、逃离者。尤其在中国,他像所有敏锐的外乡人一样,紧紧抓住每一次接触异域文化时的新鲜体验。

当听说广东萝岗一家鼠肉餐馆颇具声誉,他心血来潮去吃鼠宴,写下了开篇《野味》,那一年他30岁。在那里,他感受到了经济利益驱使下当地人们生活的变化,也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异类”而引起的围观——人们对他充满好奇,但也心存戒备。

在表现北京胡同变迁史的《胡同情缘》中,他认为胡同的要义在于精神而非结构:砖块、木头和瓦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和周围环境的往来互动。在他居住的小菊儿胡同里,一群北京“爷们儿”在一个为奥运会而翻修的厕所外聚会,他们一边抽烟喝酒,一边观看电视上的体育比赛,而电视的接线连在厕所的插座上。这些人自称是“公厕俱乐部”,他们“回报”奥运会组织者的方式是大骂中国足球。

在中国浸淫多年的何伟,早已熟知中国百姓的处事和性格,他甚至佩服中国人的随遇而安。《永沉江底》里居住在三峡附近的人们,过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打算,不抱怨,不抗争,迅速适应任何环境。《中国巴比松》描写的浙江丽水工人也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一份工作或一个机会,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去问为什么,他们继续往前走,”他写道,“因为他们从未将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

何伟始终保持着旁观者的清醒、淡然和不偏不倚,将目光对准中国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包括胡同里遭遇拆迁的王老善,与学生在课间午饭时喝得酩酊大醉的驾校教练……通过个人命运透视历史大势的转换腾挪。

何伟似乎已经习惯于把在美国的生活与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进行不自觉的比较,即便是《奇石》中7篇与中国生活无关的故事,他也不时用中国逻辑在思考。比如,在《永沉江底》里刚讲完因三峡大坝蓄水而被淹没的巫山后,就直接跳到《铀寡妇》中美国科罗拉多州帕拉多克斯镇正在开采的铀矿。他觉得三峡的故事和科罗

文档评论(0)

132****0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